点击数:17 更新时间:2023-11-15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母婴保健法实施办法》第26条规定,妇女在经期、孕期、产期、哺乳期受到特殊保护。
根据《劳动法》第29条规定,用人单位不得依据本法第26条和第27条规定解除劳动合同,其中包括女职工在孕期、产假、哺乳期内。
根据《女职工劳动保护规定》第4条规定,用人单位不得在女职工怀孕期、产期、哺乳期降低其基本工资或解除劳动合同。根据第9条规定,有不满1周岁婴儿的女职工应在每班劳动时间内获得两次哺乳时间,每次30分钟。如果是多胞胎生育,每多哺乳1个婴儿,每次哺乳时间增加30分钟。女职工每班劳动时间内的两次哺乳时间可以合并使用,而且哺乳时间和在单位内哺乳往返途中的时间都算作劳动时间。根据第十条规定,女职工在哺乳期内,单位不得安排其从事国家规定的第三级体力劳动强度的劳动和哺乳期禁忌从事的其他劳动,也不得延长其劳动时间,一般不得安排其从事夜班劳动。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人口与计划生育法》第26条规定,妇女在怀孕、生育和哺乳期间享受特殊劳动保护,并可以获得帮助和补偿。
根据劳动部关于贯彻执行《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若干问题的意见第34条规定,除劳动法第25条规定的情形外,劳动者在医疗期、孕期、产期和哺乳期内,劳动合同期限满时,用人单位不得终止劳动合同,劳动合同的期限应自动延续至医疗期、孕期、产期和哺乳期期满为止。
根据劳动法第25条的规定,用人单位可以解除劳动合同的情形包括:(一)在试用期间被证明不符合录用条件的;(二)严重违反劳动纪律或者用人单位规章制度的;(三)严重失职,营私舞弊,对用人单位利益造成重大损害的;(四)被依法追究刑事责任的。
根据劳动部关于《女职工劳动保护规定》问题解答,实行劳动合同制的女职工在合同期未满的情况下,任何企业和个人都不得以怀孕、生育和哺乳为由解除其劳动合同。根据问题解答第14条规定,哺乳期应为12个月,即从婴儿出生之日起至满1周岁。如果企、事业单位有条件,也可以适当延长哺乳期。根据问题解答第15条规定,一般情况下,女职工哺乳期满周岁后不再延长哺乳期。但如果婴儿身体特别虚弱,经医务部门证明,可以酌情延长哺乳期。如果哺乳期满时正值夏季,也可以延长一、两个月。
根据以上法律规定,女职工在哺乳期享受特殊保护。用人单位不得解除女职工在孕期、产假、哺乳期内的劳动合同,也不得降低其基本工资。女职工有权获得每班劳动时间内的两次哺乳时间,每次30分钟,多胞胎生育的情况下,每多哺乳一个婴儿,哺乳时间增加30分钟。单位不得安排女职工从事体力劳动强度较高的工作和哺乳期禁忌从事的其他劳动,不得延长其劳动时间,一般不得安排其从事夜班劳动。女职工在哺乳期满周岁后一般不再延长哺乳期,但在特殊情况下,如婴儿身体虚弱或夏季时,可以适当延长哺乳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