职业病的条件是什么?
手心律师网首页 > 法律知识 > 劳动工伤 > 保护监察 > 职业病法律知识

职业病的条件是什么?

点击数:13 更新时间:2023-12-31

 
81524
员工除了在工作场合因为一些意外会产生一定的工伤,也是有一定的职业病,凡事符合国家规定的疾病都可以归为职业病得到相关的补偿,那职业病又有哪些条件才能得到补偿,接下来手心律师网小编就来为读者们进行详细的介绍。

职业病的构成条件

一、职业病的主体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病防治法》规定,要构成职业病,必须是企业、事业单位或个体经济组织的劳动者。

二、职业病的发生过程

职业病必须是在从事职业活动的过程中产生的。

三、职业病的危害因素

职业病必须是因接触粉尘、放射性物质和其他有毒、有害物质等职业病危害因素引起的。

四、职业病的分类和目录

职业病必须是国家公布的职业病分类和目录所列的职业病。

职业病患者的待遇

一、治疗、康复和定期检查

职业病病人依法享受国家规定的职业病待遇。用人单位应当按照国家有关规定,安排职业病病人进行治疗、康复和定期检查。

二、调离原岗位并妥善安置

对于不适宜继续从事原工作的职业病病人,用人单位应当调离原岗位,并妥善安置。

三、适当岗位津贴

对于从事接触职业病危害作业的劳动者,用人单位应当给予适当岗位津贴。

四、社会保障和赔偿权利

职业病病人的诊断、康复费用,伤残以及丧失劳动能力的职业病病人的社会保障,按照国家有关工伤社会保险的规定执行。职业病病人还有权向用人单位提出赔偿要求。

五、职业健康检查

用人单位应当按照国务院卫生行政部门的规定组织上岗前、在岗期间和离岗时的职业健康检查,并将检查结果如实告知劳动者。职业健康检查费用由用人单位承担。

六、报告职业病病人情况

用人单位和医疗卫生机构发现职业病病人或疑似职业病病人时,应当及时向所在地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报告。确诊为职业病的,用人单位还应当向所在地劳动保障行政部门报告。

七、变动工作单位的待遇不变

职业病病人变动工作单位,其依法享有的待遇不变。用人单位发生分立、合并、解散、破产等情形的,应当对从事接触职业病危害的作业的劳动者进行健康检查,并按照国家有关规定妥善安置职业病病人。

职业病的定义和常见类型

职业病是指企业、事业单位和个体经济组织的劳动者在职业活动中,因接触粉尘、放射性物质和其他有毒、有害物质等因素而引起的疾病。常见的职业病包括尘肺、职业中毒、职业性皮肤病等。

根据法律规定,符合法律规定的疾病才能被认定为职业病。职业病的发生需要满足一定的条件,包括患病主体是企业、事业单位或个体经济组织的劳动者,必须是在从事职业活动的过程中产生的,必须是因接触职业病危害因素引起的,以及必须是国家公布的职业病分类和目录所列的职业病。

职业病患者享有一系列待遇,包括治疗、康复和定期检查的安排,调离原岗位并妥善安置,适当岗位津贴的给予,以及社会保障和赔偿权利的享受。此外,用人单位还有责任进行职业健康检查,并及时报告职业病病人情况。对于变动工作单位的职业病病人,其待遇不变,用人单位需要进行健康检查并妥善安置。

延伸阅读
  1. 犯罪判刑后出狱是否还有劳保
  2. 长期租房户是否有资格申请廉租房?
  3. 企业裁减员工的条件
  4. 婚前财产协议的法律效力及要求
  5. 办理抵押贷款的房产是否可以申请法院诉讼保全

保护监察热门知识

  1. 建筑工地拖欠农民工资的法律处理方式
  2. 职业病鉴定期间工资的计算方法
  3. 童工问题:15岁打工是否算童工?
  4. 导读
  5. 用人单位应当支付经济补偿金的21种情形
  6. 仲裁委员会对停工留薪期的评定
  7. 农民工工资支付保障制度的构建和实施
保护监察知识导航

工伤赔偿解决方案

  1. 河北省最低工资标准
  2. 加班加点的计算与补休
  3. 追讨工资的法律时效
  4. 集体合同的效力
  5. 劳动者工作不想做了如何随时解除
  6. 何种情形下用人单位不得解除劳动合同
  7. 申请工伤赔偿首先应存在事实劳动关系

劳动人事合同下载

  1. 出国培训协议范本
  2. 劳务协议书范本
  3. 快递公司劳务合同范本
  4. 酒吧规章制度范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