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神病职工的辞职行为是否有效
手心律师网首页 > 法律知识 > 劳动工伤 > 劳动争议 > 人事争议法律知识

精神病职工的辞职行为是否有效

点击数:35 更新时间:2024-06-30

 
77246
依据我中民法总则的规定,进行民事活动的时候,行为人需要具有相应的民事行为能力,而民事行为能力受很多因素的影响,不具有民事行为能力的人民事行为一般是无效的,那么精神病职工的辞职行为是否有效?下面由手心律师网小编为读者进行相关知识的解答。

精神病职工的辞职行为是否有效

引言

根据《民法典》(2021.1.1生效),成年人若无法完全辨认自己的行为,将被视为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在此情况下,该人的民事法律行为须由其法定代理人代理或经其法定代理人同意、追认。然而,该人仍可独立进行纯获利益的民事法律行为或与其智力、精神健康状况相适应的民事法律行为。此外,《民法典》生效后,与之相冲突的条例将被废止。

背景

在《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通则》生效前,根据第十三条,无法辨认自己行为的精神病人被视为无民事行为能力人,其民事活动需由其法定代理人代理。而对于不能完全辨认自己行为的精神病人,其被视为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可进行与其精神健康状况相适应的民事活动。此外,根据第五十八条,以下民事行为无效:(1)由无民事行为能力人实施的行为;(2)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依法无法独立实施的行为。

案例分析

在本案中,郭某在其工作期间患上精神疾病。根据上述规定,郭某在病发期间所作出的民事行为应被视为无效。因此,双方仍应维持劳动合同关系。

结论

根据《民法典》和《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通则》的规定,精神病职工在不能完全辨认自己行为的情况下,其辞职行为应被视为无效。因此,劳动合同关系仍然存在。
延伸阅读
  1. 精神病患者的离婚问题
  2. 最新劳动法惩罚裁员不公行为
  3. 精神病患者遗嘱是否有效
  4. 承包合同的生效要件是什么
  5. 精神病患者能签订离婚协议书吗

劳动争议热门知识

  1. 公司对员工岗位调动的合法性
  2. 适用于婚姻家庭、邻里纠纷、数额较小的经济债务等纠纷的解决方法
  3.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劳动争议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
  4. 未签订劳动合同是否赔偿双倍工资?
  5. 劳动监察与劳动仲裁的权力与职责
  6. 差旅费是否属于劳动纠纷
  7. 实习生个人劳动争议案件请律师要多少钱
劳动争议知识导航

工伤赔偿解决方案

  1. 河北省最低工资标准
  2. 加班加点的计算与补休
  3. 追讨工资的法律时效
  4. 集体合同的效力
  5. 劳动者工作不想做了如何随时解除
  6. 何种情形下用人单位不得解除劳动合同
  7. 申请工伤赔偿首先应存在事实劳动关系

劳动人事合同下载

  1. 出国培训协议范本
  2. 劳务协议书范本
  3. 快递公司劳务合同范本
  4. 酒吧规章制度范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