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神病患者遗嘱是否有效
点击数:10 更新时间:2025-02-14
依据我国相关法律的规定,被继承人是可以通过订立遗嘱的方式继承遗产的,而订立遗嘱要生效才具有法律效力的,遗嘱生效后按遗嘱继承遗产,那么精神患者遗嘱有没有效的?下面由手心律师网小编为读者进行解答,希望以下的知识对读者有所帮助
精神病患者的遗嘱效力问题
依据我国法律规定,精神病患者如果不具备民事行为能力或被限制民事行为能力,其所订立的遗嘱将被认定为无效。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继承法》第十八条的规定,以下人员不得作为遗嘱的见证人:1. 无行为能力人、限制行为能力人;2. 继承人、受遗赠人;3. 与继承人、受遗赠人有利害关系的人。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通则》第十三条的规定,无法辨认自己行为的精神病人被视为无民事行为能力人,其民事行为将由其法定代理人代理。而对于不能完全辨认自己行为的精神病人,则被视为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可以进行与其精神健康状况相适应的民事活动;其他民事活动应由其法定代理人代理,或在征得其法定代理人的同意后进行。
写遗嘱时需要注意的事项
1、遗嘱人必须具备行为能力,即成年人在立遗嘱时应清醒,并能准确表达自己的意愿。
2、遗嘱人的遗嘱只能处分属于自己的个人财产。如果遗嘱人通过遗嘱处分了属于国家、集体或他人所有的财产,该部分遗嘱应被视为无效。
3、遗嘱应保留必要的遗产份额,以满足缺乏劳动能力且没有生活来源的继承人的需求。
4、遗嘱应符合形式要件。根据《继承法》,遗嘱可以分为公证遗嘱、自书遗嘱、代书遗嘱、录音遗嘱和口头遗嘱。其中,公证遗嘱需要遗嘱人亲自到公证机关办理;自书遗嘱需要遗嘱人亲自书写、签名,并注明年月日;代书遗嘱需要有两个以上无利害关系的见证人在场见证,其中一人代为书写,并注明年月日,代书人、其他见证人和遗嘱人需要签名;录音遗嘱需要有两个以上无利害关系的见证人在场见证;至于口头遗嘱,只有在紧急情况下遗嘱人才能立口头遗嘱,并需要有两名以上无利害关系的见证人在场进行公证。然而,一旦紧急情况解除,如果遗嘱人能够以书面或录音形式立遗嘱,那么口头遗嘱将被视为无效。
5、遗嘱人可以撤销或变更自己所立的遗嘱。如果遗嘱人立有多份遗嘱且内容相互矛盾,那么以最后一份遗嘱为准。但是,自书、代书、录音和口头遗嘱不能撤销或变更公证遗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