劳动纠纷当事人的诉讼权利和义务有哪些
手心律师网首页 > 法律知识 > 劳动工伤 > 劳动争议 > 劳动诉讼法律知识

劳动纠纷当事人的诉讼权利和义务有哪些

点击数:3 更新时间:2024-01-23

 
76629
劳动纠纷的当事人在这其中可能会面对麻烦,要是双方都不愿意或不能通过协商的方式解决问题,那么诉讼是最好的方式。在诉讼的时候也有权利和义务要事实,那么,劳动纠纷当事人的诉讼权利和义务有哪些?下面手心律师网小编为你详细介绍相关知识。

一、劳动纠纷诉讼权利

劳动纠纷诉讼权利是劳动法律、法规赋予当事人用以维护自己劳动权益的诉讼手段。它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 提起诉讼的权利

劳动纠纷诉讼当事人有权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只要符合起诉条件,被起诉方有义务到人民法院进行应诉。

2. 提起反诉的权利

被起诉方有权在应诉的同时,就同一事实对起诉方提起反诉。

3. 委托诉讼代理人的权利

当事人无法亲自进行诉讼,或者虽然能亲自进行诉讼,但需要他人给予法律帮助时,有权委托诉讼代理人进行诉讼。

4. 申请回避的权利

当事人对与案件有利害关系的或者有其他关系并可能影响到案件公正处理的审判人员、书记员、鉴定人、翻译人员等,有权申请回避。

5. 收集、提供证据的权利

在诉讼过程中,原告可以收集、提供证据,证明自己的诉讼请求;被告也有权收集、提供证据,以反驳原告的诉讼请求。

6. 参加法庭审理的权利

在法庭审理中,当事人有权参与法庭调查,向对方当事人提问,参与法庭辩论,最后陈述等。

7. 请求调解和自行和解的权利

当事人可以在诉讼的任何阶段请求人民法院以调解的方式结束诉讼。原告还可以放弃或者变更诉讼请求,被告也可以承认诉讼请求。双方可以在互谅互让的基础上自行和解。

8. 提起上诉的权利

除法律规定的不能上诉的裁判外,在上诉期限内,当事人可以请求上级人民法院变更下级人民法院的裁判,以维护自己的劳动权益。

9. 申请强制执行的权利

对已经发生法律效力的裁判,当事人有权向有管辖权的人民法院申请强制执行,受申请的人民法院应当执行。

二、劳动争议诉讼义务

劳动争议诉讼义务是国家为维护和保障劳动争议法律关系主体依法享有的权利得以实现,对其应作出或者不作出一定行为的要求或限制。它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 必须依法行使诉讼权利

劳动争议法律关系主体必须按照法律规定行使诉讼权利。

2. 必须遵守诉讼程序,服从法庭指挥

劳动争议法律关系主体在诉讼过程中必须遵守规定的诉讼程序,并服从法庭的指挥。

3. 尊重对方当事人和其他诉讼参与人的诉讼权利

劳动争议法律关系主体应尊重对方当事人和其他诉讼参与人的诉讼权利,不得干扰或侵犯其正当权益。

4. 必须履行已经发生法律效力的判决、裁定和调解协议等

劳动争议法律关系主体必须履行已经发生法律效力的判决、裁定和调解协议等,不能违背或逃避法律责任。

延伸阅读
  1. 合同终止后的权利义务
  2. 如何解决审理合伙纠纷案件的程序问题
  3. 隐名股东协议的无效情形
  4. 委托开发合同中委托人应尽哪些合同义务
  5. 律师被行政拘留的处罚

劳动争议热门知识

  1. 公司对员工岗位调动的合法性
  2. 劳动纠纷的法律援助
  3. 劳动监察与劳动仲裁的权力与职责
  4. 差旅费是否属于劳动纠纷
  5. 用法律专业术语重新改写或者扩写的文章
  6. 工伤争议的调解机构
  7. 劳动争议处理的基本程序和机构?
劳动争议知识导航

工伤赔偿解决方案

  1. 河北省最低工资标准
  2. 加班加点的计算与补休
  3. 追讨工资的法律时效
  4. 集体合同的效力
  5. 劳动者工作不想做了如何随时解除
  6. 何种情形下用人单位不得解除劳动合同
  7. 申请工伤赔偿首先应存在事实劳动关系

劳动人事合同下载

  1. 出国培训协议范本
  2. 劳务协议书范本
  3. 快递公司劳务合同范本
  4. 酒吧规章制度范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