劳动争议仲裁决生效后的救济程序
手心律师网首页 > 法律知识 > 劳动工伤 > 劳动争议 > 劳动仲裁法律知识

劳动争议仲裁决生效后的救济程序

点击数:3 更新时间:2024-01-06

 
76389
员工与单位的劳动争议通过仲裁进行裁决,裁决的结果对劳动者不利,但仲裁的裁决结果已经生效了,很多劳动者还是觉得不太公平,想要扭转这种救济的结果。那么,劳动争议仲裁决生效后救济是如何进行的?听一听手心律师网小编给出的详细讲解。

劳动争议仲裁决生效后的救济程序

1、提起诉讼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争议调解仲裁法》第四十八条规定,劳动者对仲裁裁决不服可以在收到仲裁裁决书之日起十五日内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对于除第四十七条规定以外的劳动争议案件的仲裁裁决不服,当事人也可以在收到仲裁裁决书之日起十五日内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根据《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劳动争议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第八条规定,劳动争议案件由用人单位所在地或劳动合同履行地的基层人民法院管辖。如果劳动合同履行地不明确,则由用人单位所在地的基层人民法院管辖。如果当事人双方对同一仲裁裁决分别向有管辖权的人民法院起诉,后受理的人民法院应当将案件移送给先受理的人民法院,并由先起诉的一方当事人作为原告,人民法院应当一并作出裁决。

2、申请撤销裁决及法院的处理方式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争议调解仲裁法》第四十九条规定,用人单位可以在收到仲裁裁决书之日起三十日内向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所在地的中级人民法院申请撤销裁决,前提是用人单位有证据证明仲裁裁决存在以下情形之一:(一)适用法律、法规确有错误;(二)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无管辖权;(三)违反法定程序;(四)裁决所根据的证据是伪造的;(五)对方当事人隐瞒了足以影响公正裁决的证据;(六)仲裁员在仲裁该案时有索贿受贿、徇私舞弊、枉法裁决行为。如果人民法院经组成合议庭审查核实发现裁决存在上述情形之一,应当裁定撤销。

劳动争议仲裁裁决的强制执行程序

一、申请执行的期限

申请执行必须在法定期限内提出。申请期限的起算日期是根据法律文书规定的履行期限的最后一日开始计算,如果法律文书规定分期履行,则从每次履行期间的最后一日起算。

二、执行立案管辖

执行申请应向有管辖权的人民法院提出。根据以下规定确定执行案件的管辖:1、发生法律效力的裁判文书,由作出一审裁判的法院管辖。2、国内仲裁裁决和具有强制执行效力的公证债权文书,由被执行人住所地或被执行财产所在地的人民法院执行。具体级别的管辖参照各地法院受理诉讼案件的级别管辖规定。3、在国内仲裁过程中,如果申请财产保全或证据保全,经仲裁机构提交给人民法院的,由被申请人住所地或被申请保全财产或证据所在地的基层人民法院裁定并执行。

三、申请执行所需文件

1、申请执行书:申请执行书中应当写明申请执行的理由、事项、执行标的,以及申请执行人所了解的被执行人的财产状况。2、作为执行根据的生效法律文书。3、申请人的身份证明:个人申请应出示居民身份证,法人申请应提交法人营业执照复印件和法定代表人身份证明,其他组织申请的,应提交营业执照复印件和主要负责人的身份证明。4、如果代为申请执行还应提交授权委托书。5、申请执行无需预先缴纳申请执行费,但人民法院在执行到位的首批执行款中扣除依法应收取的执行费。6、还需要从仲裁员处获取生效证明,证明仲裁裁决已生效或双方领取裁决的时间,并提供双方送达回证的复印件。
延伸阅读
  1. 劳动争议的受理问题
  2. 仲裁结果
  3. 申请劳动仲裁应注意的要点
  4.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劳动争议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四)
  5. 一裁终局劳动者不服怎么办

劳动争议热门知识

  1. 公司对员工岗位调动的合法性
  2. 适用于婚姻家庭、邻里纠纷、数额较小的经济债务等纠纷的解决方法
  3. 劳动纠纷的法律援助
  4. 劳动仲裁时效期间及中断、终止规定
  5. 用法律专业术语重新改写或者扩写的文章
  6. 聘书与劳动合同的关系
  7. 劳动争议处理的基本程序和机构?
劳动争议知识导航

工伤赔偿解决方案

  1. 河北省最低工资标准
  2. 加班加点的计算与补休
  3. 追讨工资的法律时效
  4. 集体合同的效力
  5. 劳动者工作不想做了如何随时解除
  6. 何种情形下用人单位不得解除劳动合同
  7. 申请工伤赔偿首先应存在事实劳动关系

劳动人事合同下载

  1. 出国培训协议范本
  2. 劳务协议书范本
  3. 快递公司劳务合同范本
  4. 酒吧规章制度范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