劳动争议调解仲裁法重点突出调解作用
手心律师网首页 > 法律知识 > 劳动工伤 > 劳动争议 > 劳动争议调解法律知识

劳动争议调解仲裁法重点突出调解作用

点击数:7 更新时间:2024-01-27

 
76250
《劳动争议调解仲裁法》不仅规定在仲裁程序中,劳动仲裁庭作出裁决前应当先行调解,而且单列一章专门规定调解程序,突出了调解的作用,意在引导当事人双方更多地通过协商和调解解决劳动争议。下面就和手心律师网小编一起来看看吧。

劳动争议调解组织的调整和充实

一、企业劳动争议调解委员会的组成

根据《劳动争议调解仲裁法》的规定,企业劳动争议调解委员会由职工代表、企业代表和工会代表组成,其中主任由工会代表担任。为了更好地保护职工的利益,新法对现行规定进行了调整和充实:

1. 企业劳动争议调解委员会仍然保留,但职工代表由工会成员担任或全体职工推举产生。

2. 主任由工会代表或双方推举的人员担任。

二、增加劳动争议调解组织劳动争议律师

新法还增加了劳动争议调解组织劳动争议律师的设立,包括基层人民调解组织和乡镇、街道设立的具有劳动争议调解职能的组织。具体包括:

1. 基层人民调解组织:根据《人民调解委员会组织条例》设立的人民调解委员会,由村民委员会和居民委员会下设,受基层人民政府和基层人民法院指导。

2. 区域性调解组织:在乡镇、街道设立的调解组织等。

提高劳动争议调解组织及调解员的要求

一、调解员的要求

调解员应当具备以下条件:

1. 公道正派、联系群众、热心调解工作。

2. 具有一定的法律知识、政策水平和文化水平。

3. 成年公民。

二、申请劳动争议调解的方式

当事人可以书面或口头申请劳动争议调解。口头申请的情况下,调解组织应当当场记录申请人的基本情况、申请调解的争议事项、理由和时间。

三、调解劳动争议的程序

在调解劳动争议的过程中,应当遵循以下程序:

1. 充分听取双方当事人对事实和理由的陈述。

2. 耐心疏导,帮助双方达成协议。

四、调解期限

如果劳动争议调解组织在收到调解申请后的十五日内未能达成调解协议,当事人可以依法申请仲裁。调解的期限应当为十五日内,逾期未达成协议的情况下,视为调解不成。
延伸阅读
  1. 工作4天辞职过3天老板不发工资可以投诉吗
  2. 工厂裁员未支付经济补偿应如何申请劳动仲裁
  3. 被辞退后多长时间可申请劳动仲裁
  4. 劳动争议调解仲裁法第五十一条规定的执行问题
  5. 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争议调解仲裁法的便利和权益保障

劳动争议热门知识

  1. 劳动争议仲裁调解书的法律效力时间
  2. 非因工负伤的病假天数的规定
  3. 严重失职的情况的法律判定标准
  4. 李某与劳服公司的劳动争议案件分析
  5. 事业单位自动离职的认定
  6. 构建四级区域性劳动争议调处网络
  7. 企业变相降工资是否构成解除合同
劳动争议知识导航

工伤赔偿解决方案

  1. 河北省最低工资标准
  2. 加班加点的计算与补休
  3. 追讨工资的法律时效
  4. 集体合同的效力
  5. 劳动者工作不想做了如何随时解除
  6. 何种情形下用人单位不得解除劳动合同
  7. 申请工伤赔偿首先应存在事实劳动关系

劳动人事合同下载

  1. 出国培训协议范本
  2. 劳务协议书范本
  3. 快递公司劳务合同范本
  4. 酒吧规章制度范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