罪犯在狱中参与劳动改造能获得劳动报酬吗
手心律师网首页 > 法律知识 > 劳动工伤 > 劳动关系 > 事实劳动关系法律知识

罪犯在狱中参与劳动改造能获得劳动报酬吗

点击数:67 更新时间:2024-08-24

 
73996
依照劳动合同的约定或者依照劳动合同法规定支付劳动者劳动报酬是用人单位的法定义务,如果没有依法或者依据合同的约定履行这一法定义务,就要依法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那么罪犯在狱中参与劳动改造,是否可以获得劳动报酬呢?

《监狱法》第72条规定罪犯劳动报酬权的意义

《监狱法》第72条明确规定了罪犯参加劳动应当获得报酬,并执行国家劳动保护规定。这一规定首次对犯人的劳动报酬问题进行了明确规定,充分肯定了罪犯劳动报酬权,展示了我国对罪犯人权的重视。那么,国家法规规定罪犯可以获取报酬的意义是什么呢?

一、有效地保障罪犯人权

罪犯劳动报酬权是参加劳动的罪犯的一项重要权利,也是罪犯人权的重要保障。通过规定罪犯可以获得劳动报酬,确保了罪犯在劳动过程中享有合理的报酬,有效地保障了罪犯的人权。

二、规范了监狱执法行为

罪犯劳动报酬的具体计提办法解决了不同产品、岗位和劳动力素质的罪犯劳动报酬计提问题,减少了警察的随意控制,体现了公平、公正、公开的考核,规范了监狱的执法行为。

三、稳定了狱内改造秩序

实行劳动报酬后,一些罪犯特别是“三无”罪犯通过劳动获得报酬,解决了生活上的实际困难。这不仅可以缓解罪犯家属的经济负担,还促使罪犯在狱内安心改造,稳定了狱内改造秩序。

四、提高了罪犯的劳动积极性

劳动报酬制度的实施,认同和肯定了罪犯劳动所创造的价值。罪犯可以用劳动报酬采购日常用品,改善狱内生活。个别罪犯还可以利用部分劳动所得来接济家庭,履行赡养、抚养的义务,减缓内心的愧疚感。这激发了罪犯的劳动改造积极性,实现了由被动改造向主动改造的转变。

五、降低重新犯罪率

罪犯出狱后至就业前的保障与否是导致重新犯罪的关键。由于受世俗偏见影响,刑释人员就业更加困难。劳动报酬制度的实施有利于罪犯储备一部分资金作为出狱后的生活所需,直至就业。这大大降低了重新犯罪率。

六、提升监狱企业的管理水平

监狱体制改革不断深入,劳动报酬制度的实施为监狱企业的分开打下了坚实基础。积极探索规范监狱企业运行的途径,提升了监狱企业的管理水平。

延伸阅读
  1. 女职工怀孕期间,单位不能安排哪些工作
  2. 哺乳期内被调岗的合法性
  3. 16岁可以工作吗
  4. 招聘童工会受什么处罚
  5. 劳动合同

劳动关系热门知识

  1. 包工头签订劳动合同的效力问题
  2. 保险合同中投保人的变更及手续
  3. 劳动关系转移及经济补偿
  4. 劳动合同解除后的补偿金计算方法
  5. 农民工维权:合法途径解决工资拖欠问题
  6. 临时工伤亡赔偿标准
  7. 私人家教的劳动关系问题
劳动关系知识导航

工伤赔偿解决方案

  1. 河北省最低工资标准
  2. 加班加点的计算与补休
  3. 追讨工资的法律时效
  4. 集体合同的效力
  5. 劳动者工作不想做了如何随时解除
  6. 何种情形下用人单位不得解除劳动合同
  7. 申请工伤赔偿首先应存在事实劳动关系

解除劳动合同协议合同下载

  1. 软件外包服务协议范本
  2. 软件升级服务合同范本
  3. 仓储服务合同范本
  4. 法律服务合同协议书范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