签订劳动合同时可以自行约定合同解除条件吗
点击数:8 更新时间:2023-11-12
劳动合同解除条件的法定性及用人单位的间接约定
一、劳动合同解除的法定条件
根据《劳动合同法》的规定,劳动合同的解除包括双方协商一致解除、用人单位单方解除和劳动者单方解除三种情况。该法对劳动合同的解除设定了明确的法定程序和法定条件。根据《劳动合同法》规定,劳动者享有提前一个月通知用人单位解除劳动合同的权利。而用人单位则没有这种权利,因为法律对用人单位解除合同的情形规定得非常明确。
二、违反法定条件解除劳动合同的后果
根据《劳动合同法》第八十七条的规定,如果用人单位违反劳动合同法规定解除或终止劳动合同,应按照第四十七条规定的经济补偿标准的两倍向劳动者支付赔偿金。同时,根据第九十八条的规定,用人单位违反法定条件解除劳动合同,劳动行政部门可以责令其改正;对劳动者造成损害的,用人单位应承担赔偿责任。
三、用人单位的间接约定解除条件
尽管用人单位不能违反劳动法规定的条件解除劳动合同,但在法律规定的适用限度范围内,用人单位可以通过合法程序间接达到约定解除条件的管理目的。例如,《劳动合同法》第三十九条规定了一些劳动者的情形,用人单位可以根据这些情形解除劳动合同,包括在试用期间被证明不符合录用条件、严重违反用人单位的规章制度、严重失职、营私舞弊给用人单位造成重大损害等情形。
劳动者是否可以不订立劳动合同
劳动者必须订立劳动合同,如果劳动者不愿意订立,可能会被解除劳动合同。如果在上班一个月内被解除合同,劳动者将不能获得双倍工资和经济补偿;如果在一个月后但不满一年期间被解除合同,劳动者可以获得双倍工资和经济补偿。因此,建议劳动者及时订立劳动合同,否则可能会承担一些不利后果。另外,用人单位无法强制劳动者订立劳动合同。对于不愿意订立劳动合同的劳动者,用人单位面临较大的风险。对于已经存在事实劳动关系的员工,明示拒签劳动合同会导致两种风险。一种是解除劳动关系时需支付经济补偿金(因为不签劳动合同很难纳入劳动合同法第三十九条关于员工过失解除劳动关系不给经济补偿金的范畴);另一种是维持劳动关系,但因未签订劳动合同,可能要支付劳动者双倍的工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