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数:17 更新时间:2024-07-21
根据劳动合同法的规定,用人单位在以下情形下,应当给予劳动者经济补偿:
1. 用人单位提出解除劳动合同,并经双方协商一致;
2. 用人单位以暴力、威胁或非法限制人身自由的手段强迫劳动者解除劳动合同;
3. 用人单位未按照劳动合同约定支付劳动报酬或提供劳动条件,导致劳动者解除劳动合同;
4. 劳动者经过培训或调整工作岗位后仍不能胜任工作,被用人单位解除劳动合同。
1. 劳动者患病或非因工负伤,医疗期满后不能从事原工作,也不能从事由用人单位另行安排的工作,被用人单位解除劳动合同;
2. 劳动合同订立时所依据的客观情况发生重大变化,导致原劳动合同无法继续履行,经双方协商不能就变更劳动合同达成协议,劳动者被用人单位解除劳动合同;
3. 用人单位依法裁减人员而解除劳动合同。
劳动者在以下情况下被解除劳动合同后,除享受经济补偿外,还可以享受医疗补助费:
1. 劳动者患病或非因工负伤,医疗期满后不能从事原工作,也不能从事由用人单位另行安排的工作;
2. 用人单位应当支付的医疗补助费不低于劳动者本人6个月工资性收入的水平。
当用人单位因破产、解散或被撤销等原因终止与劳动者的劳动合同时,用人单位应当给予劳动者经济补偿。经济补偿标准为,根据劳动者在本单位工作年限,每满1年给予1个月工资性收入。
根据《上海市劳动合同条例》的规定,2002年5月1日之前已经开始履行的劳动合同,在劳动合同终止后,劳动者仍可按原规定获得经济补偿。
根据相关法律精神,经济补偿一般发生于用人单位因非劳动者个人过错而解除或终止劳动合同的情况。计算经济补偿的工资收入包括国家和本市规定列入工资总额统计的工资、奖金、津贴、补贴,不包括个人应缴纳的各类税费、股票、期权、红利等与投资相关的收益。
如果劳动者的平均月工资收入难以确认,经济补偿计发基数可以由劳动合同当事人参照本市或用人单位上一年度月平均工资协商确定;如果劳动者的月平均工资收入低于本市职工最低工资标准,按本市最低工资标准计算。
对于“本单位工作年限,满6个月不满1年的,按1年计算”的规定,包括以下两种情形:
1. 劳动者进入本单位工作满6个月不满1年的,按1年计算其本单位工作年限。例如,本单位工作年限为7个月者,按1年计算,不满6个月者不予计算。
2. 劳动者在本单位工作超过1年以上时间,扣除整数年后剩余时间不满6个月的,不能按1年工作年限计算;满6个月但不满1年的,可按1年计算。例如,本单位工作年限为9年零8个月的劳动者,可按10年计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