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市场混淆行为中的购买者问题 ——兼谈我国《反不正当竞争
手心律师网首页 > 法律知识 > 竞争法 > 反不正当竞争行为 > 反不正当竞争法法规法律知识

论市场混淆行为中的购买者问题 ——兼谈我国《反不正当竞争

点击数:31 更新时间:2022-01-19

 
71304
市场混淆行为中“购买者”问题的研究对反不正当竞争法的立法和实践活动有重要意义。本文从忽视市场混淆行为中“购买者”问题的原因出发,探讨了认定市场混淆行为时如何理解和把握“购买者”误认的问题,并从“购买者”的角度对我国《反不正当竞争法》第5条进行了分析,提出了该条具体的修改建议。

我国市场混淆行为的法律规制

我国市场交易中存在一些竞争者为了谋求自身利益而采取假冒、仿冒的手段来侵害合法经营者的利益,以他人的知名商品来销售自己的商品,导致市场混淆。市场混淆行为对社会具有巨大的危害,因此各国的反不正当竞争法都禁止市场混淆行为。我国的反不正当竞争法主要通过第5条对市场混淆行为进行规制,禁止经营者采用以下不正当手段损害竞争对手:

1. 假冒他人的注册商标

经营者不得使用他人的注册商标来销售自己的商品。

2. 擅自使用知名商品特有的名称、包装、装潢

经营者不得擅自使用知名商品特有的名称、包装、装潢,造成与他人的知名商品相混淆,使购买者误认为是该知名商品。

3. 擅自使用他人的企业名称或姓名

经营者不得擅自使用他人的企业名称或姓名,引人误认为是他人的商品。

4. 在商品上伪造或冒用认证标志、名优标志等质量标志

经营者不得在商品上伪造或冒用认证标志、名优标志等质量标志,伪造产地,对商品质量作引人误解的虚假表示。

虽然我国的反不正当竞争法禁止市场混淆行为,但其重点更多放在假冒或仿冒行为上,对市场混淆行为中的购买者问题研究相对不足。缺乏对购买者问题的研究,使得市场混淆行为与侵权行为难以准确区分,导致我国反不正当竞争法第5条在立法和执法上存在不完善和不到位的问题。

忽视市场混淆行为中"购买者"问题的原因

我国反不正当竞争法的立法、执法和理论研究中对市场混淆行为中的购买者问题并未给予充分关注,主要原因如下:

1. "购买者"缺乏市场混淆行为的关注

购买者作为一个独立的法律主体,首先关注的是自身的权益。因此,如果购买者的权益没有因市场混淆行为受到损害,他们对市场混淆行为并不关注。即使购买者的权益受到侵害,如果他们可以通过其他更方便和更充分的救济渠道保护自身权益,他们对市场混淆行为仍然不会非常关注。实际情况是,市场混淆行为中的购买者利益并不一定会受到损害,即使受到损害,他们也可以通过民法、产品质量法、消费者权益保护法等法律保护自身权益。因此,购买者并不特别关注某个假冒或仿冒行为是否构成市场混淆行为。

因此,本文试图通过对市场混淆行为中的购买者问题进行研究,为竞争执法机构在执法实践中提供参考意见,并对我国反不正当竞争法第5条的修改提出立法建议。

延伸阅读
  1. 加盟机构虚假宣传的处罚措施
  2. 竞争反不正当竞争市场经济
  3. 法律属性的不同
  4. 著作权侵权与不正当竞争行为的认定
  5. 知识产权法与反不正当竞争法的关系

反不正当竞争行为热门知识

  1. 如何举报微商虚假宣传行为
  2. 裁判要旨
  3. 反垄断法中知识产权滥用的条款
  4. 不正当低价销售的法律分析
  5. 医生商业贿赂怎么量刑
  6. 侵犯商标权和不正当竞争的区别
  7. 违反反不正当竞争法怎么处罚
反不正当竞争行为知识导航

热门解决方案

  1. 刑事诉讼辩护与代理须知
  2. 借款人无力偿还借款时的纠纷
  3. 民间借贷中的保证人
  4. 集体合同的效力
  5. 抚养子女和赡养老人所欠的债务,离婚时如何承担?
  6. 房屋相邻关系
  7. 借名买房纠纷

热门合同下载

  1. 耗材采购合同范本
  2. 合作协议书
  3. 转让上海公司股权范本
  4. 家庭暴力离婚协议书范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