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业诋毁行为有哪些构成要素
手心律师网首页 > 法律知识 > 竞争法 > 反不正当竞争行为 > 不正当竞争的行为法律知识

商业诋毁行为有哪些构成要素

点击数:7 更新时间:2020-05-25

 
71176

商业诋毁行为有哪些构成要素

商业诋毁,是经营者为了战胜竞争对手,采取捏造、散布虚伪事实等恶意竞争手段,贬低、诋毁竞争对手的商业信誉和商品声誉,从而为自己谋求竞争优势和不正当利益的行为。商业信誉,是指社会公众对某一经营者的经济能力、信用状况等所给予的社会评价,即该经营者在经济生活中信用、声望的定位。

商业信誉主要表现在企业与供应商之间及时结算贷款,经营者与消费者之间言而有信、货真价实、童叟无欺,从而使企业在供应商那里获得良好的信誉;使经营者获得公众的信赖,从而获得更大的市场,使企业飞速发展。机械制造行业的商业信誉,尤以过硬的产品质量赢得客户、树立信誉。商品声誉是市场对经营者所经营的产品的质量、价格、性能、售后等的积极评价,一般是商品通过多年获得或保持的优质、优良服务和努力所建立起来的。但在市场竞争中,少数企业采用虚构事实诋毁竞争对手的事时有发生,其原因就在于这部分企业并非通过艰苦、诚实的经营去优质、优价争取顾客,而是希望能够在搞垮同行以后,自己获得竞争优势和超额利润。

我国《反不正当竞争法》第十四条规定:“经营者不得捏造、散布虚伪事实损害竞争对手的商业信誉、商品声誉。”但在司法实践中,如何判断损害商业信誉、商品声誉侵权已然成为重点和难点。在X集团诉S集团和SZ公司商业诋毁纠纷一案中,经由湖北省荆门市中级人民法院一审,湖北省高级人民法院二审,最高人民法院再审审查。基于同样的证据和事实,二审法院和最高法院作出的判决与一审法院的判决截然不同。笔者在为X集团的代理过程中,深感商业诋毁案件在认定虚伪事实行为捏造与散布问题之不易。三级法院的判决、裁定书累计达百页之多,最高法院的裁定才使该案划上了句号。

商业诋毁行为的构成要件

判断一个行为是否构成商业诋毁,主要看其是否具备以下要件:

1、行为主体的特定性——经营者。

经营者是指从事商品经营或者营利性服务的法人、其他经济组织和个人。经营者以外的组织或个人对经营者的诽谤或诋毁行为,因为不具有商业竞争的特性,不能构成商业诋毁不正当竞争行为。

2、行为人主观目的性——贬诋竞争对手。行为人实施商业诋毁行为,捏造、散布虚伪事实必须出于故意,并且目的就是为了使竞争对手减弱或丧失竞争能力,从而谋求自己的不当利益或竞争优势。如果经营者过失散布了虚伪事实,使竞争对手受到损害,即使承担民事责任也不构成商业诋毁。

3、行为侵害客体的特殊性——商誉。在反不正当竞争法中,商誉包括商业信誉和商品声誉两部分内容。商业信誉是社会对经营者的评价;商品声誉则是社会对某一特定商品的评价。

4、行为的客观表现——捏造、散布虚伪事实。捏造是指无中生有、假造事实;散布是将捏造的虚伪事实扩散传播。如果经营者散布的不是虚伪事实,即使是造成不良后果的,也不属于商业诋毁的范畴。

延伸阅读
  1. 虚假广告诋毁竞争对手 不正当竞争应赔偿损失
  2. 商业诋毁行为会面临哪些法律责任
  3. 商业诋毁行为有哪些
  4. 怎么样才会构成诋毁商业信誉罪
  5. 虚假宣传与商业诋毁的区别具体在哪里

反不正当竞争行为热门知识

  1. 竞争反不正当竞争市场经济
  2. 法律属性的不同
  3. 知识产权法与反不正当竞争法的关系
  4. 反垄断法中知识产权滥用的条款
  5. 不正当低价销售的法律分析
  6. 医生商业贿赂怎么量刑
  7. 恶意中伤公司属于什么侵权
反不正当竞争行为知识导航

热门解决方案

  1. 刑事诉讼辩护与代理须知
  2. 借款人无力偿还借款时的纠纷
  3. 民间借贷中的保证人
  4. 集体合同的效力
  5. 抚养子女和赡养老人所欠的债务,离婚时如何承担?
  6. 房屋相邻关系
  7. 借名买房纠纷

热门合同下载

  1. 耗材采购合同范本
  2. 合作协议书
  3. 转让上海公司股权范本
  4. 家庭暴力离婚协议书范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