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数:12 更新时间:2024-08-19
法定解除权是根据法律直接规定的解除合同的条件,不需要当事人在合同中约定。一旦满足解除合同的条件,解除权人可以直接援引法律规定行使解除权将合同解除。
约定解除权是由合同当事人根据意思自治约定的,包括解除的条件和行使方式。只要这些约定不违反法律和行政法规的强制性规范,当约定的解除条件成就时,解除权人可以根据合同约定行使解除权将合同解除。
法定解除权与约定解除权可以并存。
一方面,约定解除权可以对法定解除权进行具体的补充,例如对不可抗力的解释,规定何种事件属于不可抗力等。
另一方面,当事人之间的约定可以改变法定解除权的适用。例如,当事人可以约定,只要违反某一项义务,无论违约是否严重,对方即可解除合同。根据合同自由约定和合同法律规范的任意性原则,这些约定都是有效的。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合同法》的规定,合同解除的法定情形具体包括以下几种: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合同法》第九十四条的规定,具备以下情形之一的当事人可以解除合同:
根据法定解除合同的规定,满足以下条件之一即可解除合同:
1. 当事人一方存在迟延履行的情况。
2. 迟延履行的是合同中的主要债务。
3. 另一方已经催告迟延履行一方。
4. 迟延履行一方在催告后的合理期限内仍未履行。
5. 违约行为导致无法实现合同。
6. 法律规定的其他情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