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数:12 更新时间:2023-10-10
首先,当事人对合同内容的约定应当明确、具体,以便于明确各方权利和义务。然而,由于各种原因,合同条款可能存在缺失或不明确的情况。因此,需要对合同进行补充。合同法规定,合同生效后,当事人就质量、价款或者报酬、履行地点等内容没有约定或者约定不明确的,可以协议补充。如果无法达成补充协议,则根据合同的相关条款或交易习惯确定。
(1)质量标准不明确的,有国家标准、行业标准的,按照国家标准、行业标准履行。没有国家标准、行业标准的,按照同类产品或者同类服务的市场通常质量标准或者符合合同目的特定标准履行。
(2)价款不明确的,除依法必须执行政府定价、政府指导价的以外,按照同类产品、同类服务订立合同时履行地的市场价格履行。
(3)履行地点不明确的,如果是给付货币,在接受给付一方的所在地履行。交付不动产的,在不动产所在地履行。其他标的在履行义务一方的所在地履行。
(4)履行期限不明确的,债务人可以随时向债权人履行义务,债权人也可以随时请求债务人履行义务。不能即时履行的,应当给对方必要的准备时间。
(5)履行方式不明确的,按照标的物性质决定的方式或者有利于实现合同目的的方式履行。
(6)履行费用的负担不明确的,由履行义务一方负担履行费用。
需要注意的是,合同的补充是在合同成立和有效的前提下进行的。如果合同缺乏必要的条件和条款,或者合同被确认无效或撤销,那么就没有需要补充的合同。
无论出于何种原因,当签订合同时,应当确保合同内容是否需要完善,同时考虑各种情况。希望以上内容能够帮助解决您相关的问题。如有任何疑问,请在本网进行律师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