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同履行的法律意义是什么
手心律师网首页 > 法律知识 > 合同法 > 合同履行 > 合同履行要素法律知识

合同履行的法律意义是什么

点击数:7 更新时间:2020-05-25

 
62431
合同的履行,是指债务人全面地、适当地完成其合同义务,债权人的合同债权得到完全实现。如交付约定的标的物,完成约定的工作并交付工作成果,提供约定的服务等。下面手心律师网小编为您详细介绍合同履行的法律意义。

合同履行的法律意义是什么

合同的履行是债务人完成合同债务的行为,即所谓债务人为给付行为,这是合同履行的起码要求。没有债务人完成债务的行为,就不会有债权人达到成立合同目的的结果。因此合同的履行应是债务人全面地、适当地完成合同债务,使债权人实现其合同债权的给付行为和给付结果的统一。因为合同关系存在的法律目的,乃是将合同债权转变成物权或与物权具有相等价值的权利,乃是债务人约定给付使债权人获得满足,获得给付结果。

在许多情况下,例如加工承揽合同、建设工程合同、运输合同、劳动合同等,其履行不单指最后的交付行为,而是一系列行为及其结果的总和。合同履行这一特征的法律意义在于:一方面,它能使当事人自合同成立生效之时起,就关注自己和对方履行合同义务的概况,确保合同义务得到全面、正确的履行;另一方面,它能使当事人尽早发现对方不能履行或不能完全履行合同义务的情况,以便采取相应的补救措施,避免使自己陷入被动和不利,防止损失的发生或扩大。

从合同效力方面观察,合同的履行是依法成立的合同所必然发生的法律效果,并且是构成合同法律效力的主要内容。因此,许多立法例把合同的履行规定在债的效力或合同的效力标题下。但从合同关系消灭的角度观察,债务人全面而适当地履行合同,导致了合同关系的消灭;合同履行是合同关系消灭的原因,并且是正常消灭的原因。因此,合同的履行又称作债的清偿。有些立法例把合同的履行规定在债的消灭原因标题下,同时又作为合同消灭的原因,以“清偿”的称谓详加规定。

合同的履行不仅是合同的法律效力的主要内容,而且是整个合同法的核心。合同的成立是合同履行的前提,合同的法律效力既含有合同履行之意,又是合同履行的依据和动力所在。合同的担保是促使合同履行,保障债权实现的法律制度。合同的保全可起到间接强制债务人履行合同的作用。合同的解除系为适应变化了的主客观情况而设置的消灭合同关系的制度,虽与合同的履行对立,但在尽可能地保护当事人的合法权益这点上,两者又目标一致。违约责任既是违约补救手段,又是促使债务人履行合同的法律措施。正如有学者所说:“合同履行是其他一切合同法律制度的归宿或延伸”。

延伸阅读
  1. 留置权的实现条件
  2. 债权申报的特别情形
  3. 合同终止后的权利义务
  4. 拒绝履行合同的情形有哪些
  5. 支付宝转账给别人,对方不还怎么办

合同履行热门知识

  1. 长时间不能履行合同的解决办法
  2. 瑕疵履行在中国法律中的定义
  3. 买卖合同
  4. 定金返还问题及适用定金罚则的条件
  5. 合同法中的拒绝履行和迟延履行区别
  6. 合同中的无效情形和免责条款
  7. 退工的时候保密协议怎么履行
合同履行知识导航

合同纠纷解决方案

  1. 如何签订委托合同
  2. 乘人之危的合同效力待定
  3. 重大误解的合同可撤销可变更
  4. 一方迟延履行,另一方享有合同解除权
  5. 情势变更对合同的影响
  6. 合同预期违约的解除权
  7. 如何订立合同

热门合同下载

  1. 财产抵押借款合同范本
  2. 担保抵押借款合同范本
  3. 债权担保合同范本
  4. 贷款担保意向书范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