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同履行原则的内容
手心律师网首页 > 法律知识 > 合同法 > 合同履行 > 合同履行原则法律知识

合同履行原则的内容

点击数:15 更新时间:2024-11-23

 
62103
合同订立以后,双方当事人是需要按照诚实信用的原则,履行各自的权利义务的。如果一方当事人不履行原则的话,是需要承担合同法规定的违约责任的。所以合同是必须履行的,那么,合同履行原则的内容是怎样的呢?下面,手心律师网小编详细为您介绍具体内容。

合同履行原则的内容

1、全面履行原则

根据《合同法》第60条第1款的规定:“当事人应当按照约定全面履行自己的义务”。全面履行原则要求当事人按照合同约定的标的及其质量、数量,履行期限、履行地点和适当的履行方式,全面完成合同义务的履行。这一原则是对合同法基本原理的强调和重申。

全面履行原则和实际履行原则不同。实际履行原则要求合同当事人按照合同的标的履行,不允许以支付违约金或损害赔偿金代替实际履行。而全面履行原则允许合同当事人变更和解除合同,也允许通过承担违约责任来代替实际履行。全面履行原则要求合同当事人严格履行合同义务,但不应以单一、片面的观点来理解。

2、诚实信用原则

根据《合同法》第60条第2款的规定:“当事人应当遵循诚实信用原则,根据合同的性质、目的和交易习惯履行通知、协助、保密等义务。”诚实信用原则要求人们在市场活动中讲究信用,恪守诺言,诚实不欺。它是一个抽象的法律概念,内容具有弹性和不确定性,需要根据具体情况予以具体化,并随着社会的变迁不断修正自己的价值观和道德标准。

诚实信用原则在合同履行中具有法律调节和道德调节的双重功能。它赋予法官较大的公平裁量权,可以根据合同履行过程中的具体情况作出不同的解释,调整合同当事人的权利义务。诚实信用原则是维护当事人自身利益的最佳方式,也是交易成功的最好保障。

3、情势变更原则

情势变更原则是指合同成立后至履行完毕前,合同存在的基础和环境因不可归属于当事人的原因发生变更,若继续履行合同将显示不公平,允许变更合同或解除合同。

情势变更原则最早见于13世纪的法学著作,在大陆法系各国得到确认。在我国,情势变更原则尚未在《合同法》中明确规定,但在司法实践中已有相关判例。情势变更原则是诚实信用原则的具体运用,用以解决因情势变更而产生的问题。

尽管《合同法》没有明确规定情势变更原则,但这并不意味着我国不承认该原则。根据《合同法》肯定的诚实信用原则,情势变更原则可以通过诚实信用原则加以适用。情势变更原则在特定情况下仍具有指导意义,用以解决因情势变更而产生的问题。

延伸阅读
  1. 单位变动职工岗位的法律规定
  2. 合同履行地的地域管辖范围
  3. 公司管理制度合同的审查和履行
  4. 去公司注册地仲裁吗
  5. 工会法人未变更前劳动关系的效力问题

合同履行热门知识

  1. 不可撤销居间合同的要求
  2. 瑕疵履行在中国法律中的定义
  3. 拒绝履行合同的情形有哪些
  4. 定金返还问题及适用定金罚则的条件
  5. 合同法中的拒绝履行和迟延履行区别
  6. 合同中的无效情形和免责条款
  7. 退工的时候保密协议怎么履行
合同履行知识导航

合同纠纷解决方案

  1. 如何签订委托合同
  2. 乘人之危的合同效力待定
  3. 重大误解的合同可撤销可变更
  4. 一方迟延履行,另一方享有合同解除权
  5. 情势变更对合同的影响
  6. 合同预期违约的解除权
  7. 如何订立合同

热门合同下载

  1. 贵阳市劳动合同范本
  2. 投资项目合同/协议(书)范本
  3. 学校劳务合同范本
  4. 建筑企业劳务合同范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