债务代为履行的情形有哪些
手心律师网首页 > 法律知识 > 合同法 > 合同履行 > 合同履行原则法律知识

债务代为履行的情形有哪些

点击数:7 更新时间:2020-05-25

 
62039
债权代为履行的目的在于要保护债权转让人利益,以达到及时解决经济纠纷、鼓励交易、促进经济正常流转的效果,从而进一步促进债权的自由流通,降低交易成本,繁荣社会主义市场经济。那么债务代为履行的情形有哪些?下面就让手心律师网小编为大家讲解。

《行政强制法》第五十条至第五十二条对代履行的适用条件、主体、程序、方式以及即刻代履行等作出了规定。

代履行是指行政相对人逾期不履行行政决定所确定的义务,而该义务由他人代为履行也可以达到相同目的的,行政机关可以自己代为履行或者委托第三人代为履行,并由行政相对人承担履行义务所需费用的强制执行方式。代履行主要适用于该行政法义务属于可以由他人代替履行的作为义务情形,如排除障碍、强制拆除等。对于不能由他人代替的义务和不作为义务,特别是与人身有关的义务,不能适用代履行。

在《行政强制法》出台之前,我国有多部法律和行政法规规定了代履行,主要涉及维护交通安全、治理环境污染和保护自然资源等事项。例如《城市房屋拆迁管理条例》中的强制拆迁、《城市市容和环境卫生管理条例》中的强制拆除、《河道管理条例》中的强制清除、《防洪法》中的代为恢复原状、《道路交通事故处理程序规定》中的强制处理、《水土保持法》中的强制治理等。但是,《行政强制法》规定行政强制执行只能由法律设定,所以,规定了代履行制度的行政法规应当在《行政强制法》施行之前作出相应修改。

代履行的适用条件和主体

《行政强制法》第五十条规定了代履行的适用条件和代履行的主体。

1.代履行的适用必须符合3个条件:

第一,行政机关已经依法作出要求行政相对人履行排除妨碍、恢复原状等义务的行政决定。这里的“等”意味着包括排除妨碍、恢复原状在内的所有可以由他人代替履行的义务,都可以适用代履行。

第二,行政相对人逾期不履行,经催告仍不履行。一方面,行政相对人逾期不履行行政义务既包括行政相对人故意拖延不履行,也包括行政相对人无能力履行;另一方面,催告是实施代履行的必经程序,只有经过催告,行政相对人仍不履行义务的,行政机关才可以决定代履行。

第三,行政相对人逾期不履行行政义务的后果已经或者即将危害交通安全、造成环境污染或者破坏自然资源。反之,如果行政相对人逾期不履行行政义务不会造成严重的后果,行政机关无须决定代履行。如此,可以进一步限制代履行的适用空间。

2.从《行政强制法》第五十条的规定看,代履行的主体既包括行政机关,也包括行政机关委托的没有利害关系的第三人。对于何时由行政机关自行代履行,何时由行政机关委托的第三人代履行,《行政强制法》没有统一规定。行政机关可以根据行政决定所确定的义务的类型、所涉事务的专业性程度等因素来裁量决定。

一般而言,如果义务的履行需要较强的专业技能知识,并且在该领域内存在具备相应资质和能力的个人或者组织,且该个人或者组织与案件没有利害关系,行政机关可以委托该个人或者组织实施代履行。

延伸阅读
  1. 代为履行合同义务的可行性
  2. 第三人代理履行和债务转让之间的区别
  3. 债务转移与第三人代为履行债务的区别
  4. 债务转移与第三人代为履行之间的区别是什么
  5. 第三人代为履行后怎么追偿

合同履行热门知识

  1. 不可撤销居间合同的要求
  2. 瑕疵履行在中国法律中的定义
  3. 拒绝履行合同的情形有哪些
  4. 定金返还问题及适用定金罚则的条件
  5. 合同法中的拒绝履行和迟延履行区别
  6. 合同中的无效情形和免责条款
  7. 退工的时候保密协议怎么履行
合同履行知识导航

合同纠纷解决方案

  1. 如何签订委托合同
  2. 乘人之危的合同效力待定
  3. 重大误解的合同可撤销可变更
  4. 一方迟延履行,另一方享有合同解除权
  5. 情势变更对合同的影响
  6. 合同预期违约的解除权
  7. 如何订立合同

热门合同下载

  1. 耗材采购合同范本
  2. 合作协议书
  3. 转让上海公司股权范本
  4. 家庭暴力离婚协议书范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