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自愿原则的相关规定有哪些
手心律师网首页 > 法律知识 > 合同法 > 合同履行 > 合同履行原则法律知识

对自愿原则的相关规定有哪些

点击数:6 更新时间:2023-12-25

 
61942
自愿原则是合同法的重要基本原则,合同当事人通过协商,自愿决定和调整相互权利义务关系。自愿原则体现了民事活动的基本特征,是民事关系区别于行政法律关系。刑事法律关系的特有的原则。民事活动除法律强制性的规定外,由当事人自愿约定。自愿原则也是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要求,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合同自愿原则就越来越显得重要了。

自愿原则在合同法中的意义

自愿原则是合同法中的基本原则之一,它体现了合同当事人在交易活动中的自主性和自由选择权。根据自愿原则,合同当事人可以根据自己的知识、认识和判断,以及所处的环境条件,自主选择适合自己的合同,并追求自己的最大利益。

自愿原则的具体内容

自愿原则在合同活动的全过程中都得到贯彻。首先,当事人可以自主决定是否签订合同,没有任何强制要求。其次,当事人在签订合同时有权选择对方当事人。第三,合同的具体内容由当事人自愿约定,只要不违法即可。第四,在合同履行过程中,当事人可以协商补充或变更合同的相关内容。第五,双方也可以协商解除合同。第六,当事人在发生争议时可以自愿选择解决争议的方式。

自愿原则的限制

然而,自愿原则并非绝对,合同当事人在订立和履行合同时必须遵守法律、行政法规,并尊重社会公德。他们不能扰乱社会经济秩序,损害社会公共利益。因此,在合同法的起草过程中,合同自由原则被规定为在法律规定范围内的自由。

根据合同法的规定,只要当事人的意思不与强行性规范、社会公共利益和社会公德相抵触,合同即具有法律效力,并按照当事人的意愿产生法律约束力。然而,当事人的意思必须在法律允许的范围内表达,否则合意将无效。违反强制性规范或社会公共利益的合意将被视为无效。因此,合同的法律效力源自法律,并由国家的强制力保障。

延伸阅读
  1. 医疗事故调解的方式
  2. 未经协商单方变更劳动合同有效吗
  3. 一、法院离婚调解协议的起草
  4. 单位变动职工岗位的法律规定
  5. 夫妻分居时签订的分居协议的法律效力问题

合同履行热门知识

  1. 长时间不能履行合同的解决办法
  2. 瑕疵履行在中国法律中的定义
  3. 拒绝履行合同的情形有哪些
  4. 定金返还问题及适用定金罚则的条件
  5. 合同法中的拒绝履行和迟延履行区别
  6. 合同中的无效情形和免责条款
  7. 退工的时候保密协议怎么履行
合同履行知识导航

合同纠纷解决方案

  1. 如何签订委托合同
  2. 乘人之危的合同效力待定
  3. 重大误解的合同可撤销可变更
  4. 一方迟延履行,另一方享有合同解除权
  5. 情势变更对合同的影响
  6. 合同预期违约的解除权
  7. 如何订立合同

热门合同下载

  1. 机票合作协议范本
  2. 脚手架劳务合同范本
  3. 居间买卖合同范本
  4. 购房买卖合同范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