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理解拒绝履行行为
手心律师网首页 > 法律知识 > 合同法 > 合同履行 > 拒绝履行法律知识

如何理解拒绝履行行为

点击数:13 更新时间:2023-11-20

 
61861
如何理解拒绝履行呢?拒绝履行与不能履行有什么区别呢?如果拒绝履行后造成损失的会受到什么样的处罚呢?或许还有很多人并不了解这方面的知识吧,接下来手心律师网小编就为您收集了这方面的知识,希望对您有帮助。

履行不能

合同目的无法实现的情况

履行不能是指合法有效的合同或约定中,由于不可抗力、标的灭失或行政干预等原因,导致合同的目的无法实现的情况。例如,在建设工程施工承包合同中,如果合同约定的工程项目被政府撤销,导致合同约定的标的不存在,那么合同的目的就无法实现,从而构成履行不能的情况。

履行迟延

未按约定期限履行义务的情况

履行迟延是指在合法有效的合同或约定中,约定的履行期限届满后,一方未能按时履行约定的义务的情况。例如,在货物买卖合同中,卖方约定在2月1日交货,但卖方逾期未交货,且没有表示不交货的意思,直到3月10日才交货,这就构成了履行迟延。

拒绝履行

不履行约定义务的情况

拒绝履行是指在合法有效的合同或约定中,一方负有履行义务但却不履行约定的义务的情况。例如,在房屋买卖合同中,产权人按约定交付了房款,但开发商在交房期后拒绝交房,经产权人催促后,开发商表示不卖该房屋,这就构成了拒绝履行。

受领延迟

未按约定期限接受履行的情况

受领延迟是指在合法有效的合同或约定中,负有履行义务的一方按约定履行义务,但负有接受履行义务权利的一方未按约定(逾期)接受相对方的履行的情况。例如,在货物买卖合同中,交货方按约定将货物运抵收货方,但收货方在约定的期限内未接收货物,这就构成了受领延迟。

不完全履行

部分履行合同义务但未完全履行的情况

不完全履行是指在合法有效的合同中,负有合同义务的一方只部分履行了合同义务,且逾期仍未完全履行全部义务的情况。例如,在车辆买卖合同中,约定经销商在3月5日交车,并且约定车辆内饰座椅要加装安全气囊,但在3月5日交车后,车辆内饰座椅并未加装安全气囊,这就构成了不完全履行。

拒绝履行的法律后果

当债务人明确表示将不履行债务时,将产生以下法律后果:

  1. 债权人有权解除合同。
  2. 债务人需承担违约责任。
  3. 债权人有权要求债务人继续履行债务。
  4. 在双方都有履行义务的合同中,债务人表示拒绝履行后,不得以同时履行抗辩权作为抗辩。当债权人有先履行义务时,债权人有权拒绝自己的履行。
延伸阅读
  1. 成年子女拒绝履行赡养义务应承担责任
  2. 案例介绍
  3. 欠高利贷跑路算逃犯吗
  4. 拒绝履行合同的情形有哪些
  5. 厂子搬迁员工不去有赔偿吗

合同履行热门知识

  1. 不可撤销居间合同的要求
  2. 长时间不能履行合同的解决办法
  3. 瑕疵履行在中国法律中的定义
  4. 定金返还问题及适用定金罚则的条件
  5. 合同法中的拒绝履行和迟延履行区别
  6. 合同中的无效情形和免责条款
  7. 退工的时候保密协议怎么履行
合同履行知识导航

合同纠纷解决方案

  1. 如何签订委托合同
  2. 乘人之危的合同效力待定
  3. 重大误解的合同可撤销可变更
  4. 一方迟延履行,另一方享有合同解除权
  5. 情势变更对合同的影响
  6. 合同预期违约的解除权
  7. 如何订立合同

热门合同下载

  1. 耗材采购合同范本
  2. 合作协议书
  3. 转让上海公司股权范本
  4. 家庭暴力离婚协议书范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