瑕疵履行合同的种类
手心律师网首页 > 法律知识 > 合同法 > 合同类别 > 合同法规法律知识

瑕疵履行合同的种类

点击数:16 更新时间:2023-11-30

 
61198
依据合同法的规定,合同的当事人签订合同后,要按合同的要求履行,如果不履行合同或者不按要求履行的,就会造成合同违约,不按要求履行又称为瑕疵履行,那么瑕疵履行合同的种类是怎样的?下面由手心律师网小编为读者进行相关知识的解答。

一、合同瑕疵履行的种类

根据瑕疵履行合同法的规定,合同双方应当全面履行合同,并严格按照合同的要求履行各自的义务。然而,在现实生活中,由于各种原因,一方当事人往往无法全面履行合同义务,这就构成了合同的瑕疵履行,也可以称为不适当履行。合同的瑕疵履行是指一方当事人虽然履行了合同,但其履行既不符合法律规定,也不符合合同约定,导致对方无法获得合同利益,减少或丧失获得合同利益的情况。瑕疵履行一般可分为以下三种情形:

(一) 迟延履行

迟延履行是指合同一方当事人在合同约定的履行期满后,未能履行债务的行为。迟延履行会产生以下法律后果:合同另一方有权要求违约方继续履行合同义务;合同另一方有权要求违约方赔偿因瑕疵履行所遭受的损失;即使瑕疵履行方继续履行合同义务,对合同相对方而言已经失去意义,合同相对方有权解除合同并要求瑕疵履行方赔偿损失;在延迟期间,标的物发生意外灭失的,由瑕疵履行方承担该损失责任。

(二) 加害履行

加害履行又称为加害给付,是指因瑕疵履行方的过错行为,导致合同相对方的利益受到损害的情况,例如数量不足、质量不符合法定或约定的标准、包装不符合规范、交付的地点、方式不符合要求等。

(三) 受领迟延

受领迟延是指接受合同标的的一方没有及时接受对方的给付。通常情况下,受领并不是一项义务,但如果合同中约定了应在何时受领标的并在受领后支付价款,那么受领人的受领就构成了一项义务,对方的权利实现取决于受领人的受领行为。如果因为受领人的延迟受领构成违约,则应承担违约责任。

二、合同订立后能否中止履行

在合同的履行过程中,当对方当事人的履行能力恶化时,先履行合同的一方当事人常常面临两难境地:继续履行合同恐怕对方无法支付价款,不履行合同又恐怕对方要求自己承担违约责任。针对这种情况,法律特别设立了不安抗辩权,以保护先履行合同一方当事人的合法权益。不安抗辩权是指双方合同的一方负有先履行合同义务的当事人,在合同订立之后履行之前,有充分的证据证明后履行一方存在未来不履行或无力履行合同的情况下,先履行合同义务的当事人可以中止履行合同。根据我国《合同法》第68条的规定:“应当先履行债务的当事人,有确切证据证明对方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可以中止履行:

(一) 经营状况严重恶化;

(二) 转移财产、抽逃资金,以逃避债务;

(三) 丧失商业信誉;

(四) 有丧失或可能丧失履行债务能力的其他情形。

当事人如果没有确切证据来中止履行,应当承担违约责任。”此外,根据《合同法》第69条的规定:“当事人依照本法第68条的规定中止履行的,应当及时通知对方。如果对方提供适当的担保,应当恢复履行。中止履行后,如果对方在合理期限内未恢复履行能力并且未提供适当担保,中止履行的一方可以解除合同。”

延伸阅读
  1. 质押合同的内容要求
  2. 主合同撤销后的担保合同处理方式
  3. 中外合资经营设立登记的内容
  4. 工程索赔的分类及种类
  5. 律师见证与公证的相似性

合同类别热门知识

  1. 伪造印章被判刑所签担保合同是否有效
  2. 合同保全: 保护债权人权益的特殊措施
  3. 主送单位名称: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 委托开发合同中委托人应尽哪些合同义务
  5. 协议和合同有区别吗
  6. 保管合同是如何规定的
  7. 合同代理人签字和盖章效力一样吗
合同类别知识导航

合同纠纷解决方案

  1. 如何签订委托合同
  2. 乘人之危的合同效力待定
  3. 重大误解的合同可撤销可变更
  4. 一方迟延履行,另一方享有合同解除权
  5. 情势变更对合同的影响
  6. 合同预期违约的解除权
  7. 如何订立合同

热门合同下载

  1. 耗材采购合同范本
  2. 合作协议书
  3. 转让上海公司股权范本
  4. 家庭暴力离婚协议书范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