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法律依据的差异
手心律师网首页 > 法律知识 > 债权债务 > 债的主体 > 债权人法律知识

一、法律依据的差异

点击数:4 更新时间:2025-06-01

 
411474
赠与行为在法律上并不陌生,在法律上是属于民事关系的。而民事关系在特殊情况下是可以撤销的,那么赠与也是包括在其中的。那么赠与人撤销权种类有什么区别呢?手心律师网小编整理了以下内容为您答疑解惑,希望对您有所帮助。

行使任意撤销权的法律依据是《合同法》第186条,而行使法定撤销权的法律依据则是《合同法》第192条第一款。如果赠与人就赠与房产行使任意撤销权,还应当适用《物权法》第9条的规定。

二、适用条件的差异

行使任意撤销权的条件包括:

1. 赠与合同尚未履行,赠与物的物权尚未发生转移

动产的物权转移以交付为要件,不动产的物权转移以登记为要件。特殊动产(如机动车、船舶、飞机)的物权转移以交付为要件,以登记为对抗善意第三人要件。因为赠与合同具有实践合同的特点,物权转移后,赠与人即丧失任意撤销权。

2. 赠与合同不具有社会公益和道德义务的性质

3. 赠与合同尚未经过公证

具备上述条件的,赠与人方可行使任意撤销权。

法定撤销权是基于法定事由,由赠与人行使的撤销赠与的权利。行使该项权利的要件是,无论赠与合同是否已经履行,受赠人只要符合下列一种情形即可行使撤销权:

1. 严重侵害赠与人或者赠与人的近亲属

2. 对赠与人有抚养义务而不履行

3. 不履行赠与合同约定的义务

只要具备前述三项事由,不论赠与合同是否经过公证证明,赠与的财产是否已交付,也不论是否属于社会公益和道德义务性质,享有撤销权的人均可以撤销赠与。从这两种撤销权的条件可以看出,依法成立的法定撤销权,可以包含任意撤销权,而任意撤销权则不包含法定撤销权。

三、赠与合同撤销的分类

根据撤销权人行使撤销有无法定事由,可以分为有因撤销和无因撤销。

1. 无因撤销

无因撤销是指赠与合同成立后,赠与人在交付赠与标的物之前,无需任何理由而撤销赠与。但是,赠与具有救灾,扶贫等社会公益性质或者具有道德义务性质的或者经过公证证明的赠与合同,不适用无因撤销。

2. 有因撤销

有因撤销是指赠与合同成立后,赠与人在出现法律规定的特定事由时,使赠与合同的法律约束力归于消灭的行为。根据法律规定,受赠人有下列情形之一的,赠与人可以行使有因撤销权:

第一,受赠人严重侵害赠与人或者赠与人的近亲属的;

第二,受赠人对赠与人有扶养义务而不履行的;

第三,受赠人不履行合同约定的义务的。

延伸阅读
  1. 违法转包的定义
  2. 投资平台诈骗的定罪标准及相关法律依据
  3. P2P理财是否属于非法集资的法律依据
  4. 妨害公务罪的构成和情形
  5. 对申请回避决定不服的救济途径

债的主体热门知识

  1. 欠债被迫自杀,债权人有责任吗
  2. 普通股股东的地位与债权人
  3. 哪些情况下债务转让无需债权人同意
  4. 装修违约的处理方式
  5. 债权债务撤销权的相关规定
  6. 债权的收取条件
  7. 丈夫入狱债务的偿还方式
债的主体知识导航

民间借贷解决方案

  1. 非法经营罪
  2. 借款人无力偿还借款时的纠纷
  3. 民间借贷中的抵押担保
  4. 民间借贷中的保证人
  5. 债务人不按约定使用借款引起的纠纷
  6. 借款因无书面合同(欠条)引起的纠纷
  7. 金融借款纠纷

债权债务合同下载

  1. 民间借贷还款协议书范本
  2. 公司还款协议书范本
  3. 房地产抵押合同范本
  4. 担保借条范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