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同诈骗与合同欺诈的界定
手心律师网首页 > 法律知识 > 合同法 > 合同欺诈 > 合同欺诈方式及预防法律知识

合同诈骗与合同欺诈的界定

点击数:9 更新时间:2024-04-11

 
55943
在司法实践中,合同诈骗与合同欺诈的界定与处理,一直是一个颇为棘手的问题。因为诈骗犯罪与民事欺诈外观相似,难以区分,但两者有着本质的不同:

合同欺诈与合同诈骗的区分

一、行为人主体资格

合同欺诈:行为人签约时的主体是虚构、假冒的,存在无营业执照、无办公地点、无资金和货源等重大不真实情况。

合同诈骗:行为人以签订或履行合同的方式骗取他人财物,主观上具有非法占有的目的。

二、行为人履行能力或履行担保

合同欺诈:行为人在签约时或合同有效期内具备充足的货源或后备货源,有可靠的资金来源或担保,或具有找到货源、资金的可能性,或具有承担违约责任的能力。

合同诈骗:行为人通常无履行能力且不实际履行合同义务,或仅履行少量义务,以骗取更多财物。

三、行为人履约诚意和行为

合同欺诈:行为人签订合同后积极为履约作出努力,或虽不能全部履约但自愿返还已取得的对方当事人的财物,或愿意承担违约责任。

合同诈骗:行为人根本不考虑如何履行合同,或者以履行其中一部分为诱饵,对其余部分不再履行,也不退还已取得的对方当事人的款物。

四、行为人对取得款物的处理

合同欺诈:合同当事人取得对方货款后,用于正常的生产经营或履行合同所必须的开支。

合同诈骗:合同当事人取得对方财物后用来偿还其他债务或进行违法活动,甚至携款潜逃,根本不履行合同。

上述几个方面不可单独作为区分的标准,应进行全面考察,综合判断。尤其要抓住行为人有无非法占有目的这一重要标准,结合客观行为和危害后果,才能正确区分合同欺诈与合同诈骗。

延伸阅读
  1. 投资协议纠纷是否涉嫌诈骗
  2. 回收旧衣服被骗加盟费怎么维权
  3. 加盟合同欺诈赔偿标准是什么,构不构成刑事责任呢
  4. 网上贷款诈骗签订电子合同生效吗
  5. 本罪与合同纠纷的界限

合同欺诈热门知识

  1. 案情简介
  2. 合同诈骗罪的起诉程序及相关法律规定
  3. 构成欺诈行为的要件
  4. 合同诈骗罪的处理方式
  5. 案情
  6. 汽车销售合同中的常见陷阱
  7. 合同欺诈问题的研究背景
合同欺诈知识导航

合同纠纷解决方案

  1. 如何签订委托合同
  2. 乘人之危的合同效力待定
  3. 重大误解的合同可撤销可变更
  4. 一方迟延履行,另一方享有合同解除权
  5. 情势变更对合同的影响
  6. 合同预期违约的解除权
  7. 如何订立合同

热门合同下载

  1. 耗材采购合同范本
  2. 合作协议书
  3. 转让上海公司股权范本
  4. 家庭暴力离婚协议书范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