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数:0 更新时间:2025-05-24
每当对方要求我先行垫付费用,然后在结账后拒绝支付,一般情况下不被视为诈骗行为,而是属于由财产关系引发的民事纠纷。如果无法通过协商解决,可以通过起诉来解决。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第三条的规定,人民法院受理由公民、法人、其他组织之间以及他们相互之间因财产关系和人身关系提起的民事诉讼。
根据最高人民法院关于贯彻执行《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通则》若干问题的意见第68条,如果一方当事人故意告知对方虚假情况,或者故意隐瞒真实情况,以引诱对方当事人作出错误意思表示,可以认定为欺诈行为。
构成欺诈行为一般必须具备以下4个要件:
欺诈的故意是指明知自己的陈述是虚假的,并且希望或放纵对方陷入错误认识的结果。欺诈的故意包括陈述虚假事实的故意和诱使他人陷入错误认识的故意。
欺诈行为是指欺诈人故意陈述错误事实或故意隐瞒真实情况,使他人陷入错误认识的行为。故意陈述错误事实和故意隐瞒真实情况是构成欺诈行为的两个方面。
错误是指对合同内容及其他重要情况的认识缺陷。构成欺诈必须是被欺诈人的错误认识与欺诈人的欺诈行为之间具有因果关系。被欺诈人订立合同时,必须是欺诈人提供的虚假情况与合同内容密切相关,并且被欺诈人因为欺诈人提供的虚假情况对合同内容产生了错误认识。
如果被欺诈人的意思表示并非是因为欺诈行为而作出的,那么就不构成欺诈。这表明被欺诈人的意思表示与欺诈行为之间存在因果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