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见的购房合同陷阱有哪些
手心律师网首页 > 法律知识 > 合同法 > 合同欺诈 > 合同欺诈方式及预防法律知识

常见的购房合同陷阱有哪些

点击数:8 更新时间:2024-05-05

 
55905
购房合同是保证我们合法权益最重要的法律文本。很多购房者在买房时,挑户型、选楼层,却在最关键的签合同环节马虎了。不重视合同条款,只顾签字,最后出了问题,维权也缺乏法律依据,干吃哑巴亏。

购房合同中常见的陷阱

卖方解约权被扩大

在购房合同中,有些条款扩大了卖方(通常是开发商)的解约权,以下是两个例子:

  1. 《XXX商品房认购书》中规定:“若乙方自支付定金之日起十日内未能按时签订《商品房买卖合同》并交齐首付款,则甲方有权单方面解除本商品房认购书,并且不退还定金。”
  2. 《XXX认购协议》中规定:“乙方应在X年X月X日之前,来XX处签订《商品房买卖合同》,逾期视为违约,且甲方不会另行告知,本协议到期作废。”

根据《合同法》规定,合同的签订或解除必须建立在双方自愿的基础上,任何一方都不能单方面扩大自己的解约权。在商品房交易过程中,如果买方延迟履行债务,卖方应及时催告,并在买方仍未履约的情况下才能解约。此外,类似于“未能按时签订”的表述也不合理,因为未能按时签订可能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有些不可抗力的外部因素是无法预知的,购房者显然不能承担违约责任。

滥用免责权

免责权也是开发商滥用的一种权利,通常是通过扩大不可抗力范围来实现的。一般来说,不可抗力因素通常包括以下三类:

  1. 自然灾害:这是典型的不可抗力,当事人的责任应该被免除。
  2. 政府行为:指的是政府出台的新政策、法律和行政措施导致原有合同无法履行。
  3. 异常社会事件:属于不可预知事件,也属于不可抗力。

有些开发商将以下两种条款列为不可抗力因素:

  1. 施工出现重大技术难题或困难不能及时解决。
  2. 市政配套跟不上开发进度。

然而,在业内人士看来,上述两条难以成为“不可抗力因素”。施工技术问题是开发商可以预见的,如果难以解决,开发商应承担责任,不能将其视为不可抗力因素。同样地,市政配套工程有其程序性特点,作为开发商,应该在规划初期就能预见到。

即使确实因为“不可抗力”导致违约情况,开发商也需要满足以下两点:

  1. 必须限期提供证明,证明不可抗力事件确实发生。
  2. 履行了义务。在不可抗力事件发生后,开发商需要履行“及时告知”和“采取措施补救”的义务。

违约惩罚不平等

在房产交易中,主合同是政府部门为了规范商品房交易而制定的标准文本,能够确保买卖双方的权利和义务平等。然而,在实际操作中,开发商通常通过补充协议来保证自己的优势。例如,买方延期交付购房款的违约责任和开发商延期交付房屋的违约责任通常是不一样的。

上述三种不平等条款在购房合同中非常常见,如果遇到类似条款,应及时向开发商指出。如果条件允许,还可以在签订合同时请一名律师陪同,让专业人士为您提供帮助。

延伸阅读
  1. 购房者应当支付的定金数额
  2. 购房定金的退还条件
  3. 房屋买卖合同的特别注意事项
  4. 二手房买卖中的购房合同和房屋登记
  5. 合约书中的付款方式与位价

合同欺诈热门知识

  1. 本罪与合同纠纷的界限
  2. 合同诈骗罪的起诉程序及相关法律规定
  3. 构成欺诈行为的要件
  4. 合同诈骗罪的处理方式
  5. 案情
  6. 汽车销售合同中的常见陷阱
  7. 合同欺诈问题的研究背景
合同欺诈知识导航

合同纠纷解决方案

  1. 如何签订委托合同
  2. 乘人之危的合同效力待定
  3. 重大误解的合同可撤销可变更
  4. 一方迟延履行,另一方享有合同解除权
  5. 情势变更对合同的影响
  6. 合同预期违约的解除权
  7. 如何订立合同

热门合同下载

  1. 耗材采购合同范本
  2. 合作协议书
  3. 转让上海公司股权范本
  4. 家庭暴力离婚协议书范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