口头约定是否算合同
手心律师网首页 > 法律知识 > 合同法 > 合同订立 > 合同形式法律知识

口头约定是否算合同

点击数:12 更新时间:2023-10-07

 
53287
如果双方当事人要订立合同的话,是需要有相应的当事人、合同内容的。有的双方当事人在订立合同的时候,会采取书面的形式,会经过要约与承诺。有的人可能会口头订立,那么,口头约定算合同吗?下面,手心律师网小编详细为您介绍具体内容。

口头约定是否构成合同

口头约定在法律上被认为是一种订立合同的过程。与书面合同一样,口头合同具有法律效力,并且其订立过程方便快捷。然而,由于口头合同在纠纷发生时很难证明当事人的真实意图,因此对于一些重要事项,建议尽量采用书面合同。此外,一些特殊事项根据法律规定只能采用书面形式,口头合同是无效的。

口头合同的定义与适用范围

口头合同是指当事人通过直接对话或使用通讯设备(如电话)交谈的方式订立的合同。它广泛应用于社会生活的各个领域,与人们的日常生活息息相关,例如在自由市场购买食品、在商店购买衣物等。现代合同法实行以不要式为主的原则,也是基于对口头合同的重要性认识。对于没有当事人约定或法律规定特定形式的合同,都可以采用口头形式。

口头合同的优缺点

口头合同的优点在于简便快捷,但其缺点在于纠纷发生时很难取证。因此,对于可以立即清结且关系较为简单的合同,适用口头形式是合适的选择。然而,对于需要一定时间来清结或较为复杂重要的合同,不宜采用口头合同形式。在实践中,口头合同并不意味着完全没有书面凭据。例如,在商店购物时,有时会要求开具发票或其他购物凭证,但这些文字材料只能作为合同成立的证明,而不能作为合同成立的条件。然而,只要有证据表明口头合同的成立,双方都必须严格履行。如果一方不履行或不完全履行口头合同,同样要承担违约责任。

合同形式的分类

合同形式可以分为要式和不要式。要式合同是指根据法律要求必须具备一定形式或经过特定手续的合同。要式合同包括法律规定应采用的书面合同,以及要求鉴证或公证的合同,还包括法律要求经过国家机关审批的合同。不要式合同是指法律不要求采取特定形式和手续的合同。根据《合同法》第11条的规定,合同采取书面形式是指以合同书、信件以及数据电文(包括电报、电传、传真、电子数据交换和电子邮件)等可以有形地表现合同内容的形式。

口头合同的特点与适用范围

口头合同属于不要式合同,是指当事人通过口头语言表达意思,而不使用文字表达合同内容的合同形式。在法律未规定必须采用书面形式的情况下,只要当事人达成一致,可以采用口头形式。口头合同在即时清结的交易中非常普遍。它的特点是简便易行,但其不足之处在于发生合同纠纷时难以取证,很难确定当事人的责任。因此,《合同法》征求意见稿规定,不动产转让合同应当采用书面形式。涉外合同以及价款或报酬超过10万元的合同,除即时清结的合同外,也应当采用书面形式。根据法律规定必须采用书面形式订立合同的,应当依照规定执行。

延伸阅读
  1. 合同形式的规定
  2. 合同形式的规定
  3. 雇佣合同纠纷怎么处理
  4. 口头合同履行的法院能否管辖
  5. 口头合同反悔了如何维权

合同订立热门知识

  1. 出口合同签字的注意事项
  2. 格式合同的定义和称谓
  3. 电子合同中要约的撤回
  4. 商家口头承诺是否有法律效力
  5. 离职承诺书有法律效力吗
  6. 假如中介口头承诺给介绍费,但是不给介绍费怎么办
  7. 劳动者承诺放弃缴纳社保,违反法律规定无效
合同订立知识导航

合同纠纷解决方案

  1. 如何签订委托合同
  2. 乘人之危的合同效力待定
  3. 重大误解的合同可撤销可变更
  4. 一方迟延履行,另一方享有合同解除权
  5. 情势变更对合同的影响
  6. 合同预期违约的解除权
  7. 如何订立合同

热门合同下载

  1. 耗材采购合同范本
  2. 合作协议书
  3. 转让上海公司股权范本
  4. 家庭暴力离婚协议书范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