婚内协议效力与离婚赔偿
点击数:17 更新时间:2024-06-12
婚内协议效力与离婚赔偿典型案例
案情背景
蒋某是C市的大龄女青年,一直未婚。她的母亲着急,通过亲戚朋友介绍蒋某认识了大她三岁的章某。两人相互有好感,于是交往并于2007年5月登记结婚。婚后,章某工作能力强,被公司派驻江苏省担任区域经理。章某离家后,蒋某感到无聊,通过网聊认识了一个男人,并与其发生了婚外关系。
发现婚外关系
有一天,章某回家时无意中发现了蒋某与别人的婚外关系。章某非常愤怒,要求离婚。蒋某恳求原谅,最终章某原谅了她。为了确保蒋某不再离婚,章某要求蒋某签订一份婚内协议,约定如果蒋某提出离婚,需向章某支付30万元的赔偿金。
离婚诉讼
后来,因为章某心存嫌疑,对蒋某冷漠,即使回家两人也没有夫妻生活。在这种情况下,蒋某于2009年12月提出离婚。章某以双方签订的赔偿协议为依据,要求蒋某支付30万元赔偿金。蒋某坚决反对该协议,拒绝赔偿。
律师点评
婚内协议效力认定问题
本案涉及的是婚内协议的效力认定问题。婚内协议是夫妻双方用协议的方式处理财产关系和人身关系的约定,分为婚内财产关系协议和婚内人身关系协议。根据我国现行法律,婚内财产协议具有约束力。然而,对于婚内人身关系协议的效力,在司法实践中存在不同的理解与做法。一般而言,对婚内人身关系协议的效力进行实质审查,最终决定是维持、撤销还是变更。
婚内人身关系协议的效力问题
在本案中,双方签订的协议属于婚内人身关系协议,约定蒋某如果提出离婚需要向章某支付30万元的赔偿金。然而,根据《民法通则》第55条规定,民事法律行为应当具备行为人具有相应的民事行为能力、意思表示真实、不违反法律或社会公共利益的条件。而根据第58条规定,违反法律或社会公共利益的民事行为是无效的。因此,该协议违反了我国婚姻法关于婚姻自由的基本原则,属于无效协议。
法院判决
由于婚内协议无效,蒋某不愿支付赔偿金,法院在调解失败后作出判决,支持蒋某的离婚请求,并不支持章某要求赔偿的请求。
结论
正确的诉讼方案
在本案中,章某作为受害者,可以根据《婚姻法》第46条的规定,主张蒋某的赔偿责任。根据该条规定,有配偶者与他人同居的一方无过错方有权请求损害赔偿。章某可以要求蒋某支付物质和精神损害抚慰金。
案例启示
本案提醒人们,在处理婚内协议时应遵守法律规定,尊重婚姻自由原则。同时,当遭遇婚外关系时,受害方应根据法律规定主张自己的权益,要求赔偿损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