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数:2 更新时间:2025-07-31
根据我国海商法第42条规定,FOB合同下的托运人包括订约人和实际交货人。然而,汉堡规则将订约人和实际交货人之间的关系定义为“或”字,而我国海商法将两者并列,导致了在FOB合同下可能存在两个托运人的问题。
对于FOB合同下的买方,其义务之一是与承运人订立海上货运合同并租船定舱。因此,买方可以被视为与承运人订立合同的人,而卖方则是实际交付货物给承运人的人。根据海商法第42条的规定,这两者都可以被视为托运人。然而,这个问题在司法审判和理论界引发了广泛争议。
大多数学者认为,在FOB合同下,买方是与承运人订立合同的人,因此应被视为托运人。例如,《海商法学》一书认为,在FOB条件下,买方通常与承运人订舱并订立运输合同,因此应被视为托运人。《海商法条文释义》的作者也强调,在FOB条件下,买方负责安排运输,因此应被视为托运人。此外,台湾的扬*寿在其《汉堡规则》一书中也认为,在FOB贸易条件下,买方与承运人签订运输合同,因此买方应被视为托运人。
然而,一些学者提出的观点并不完全准确。例如,有人认为,在FOB合同下,卖方的托运人地位是法定的,但前提是必须在提单的托运人一栏中具名。这种观点在天津海事法院1993年的“和田”轮提单纠纷案一审判决中得到了一定的支持。
国外的学者和判例普遍认为,在用于外销的FOB合同下,只有一个托运人,即卖方。例如,在Stock v. Inglis案中,Brett法官指出,在FOB条件下,卖方通常是托运人。在Cowas-Jeev. Thompson Kebble案中,Brougham勋爵也表示,在卖方取得提单的情况下,卖方而非买方是托运人。此外,根据Paul Todd在《现代提单》一书中的观点,在典型的FOB合同中,卖方是托运人。
根据海商法第42条的规定,承运人有义务向托运人签发提单。然而,在FOB合同下,关于承运人应向买方还是卖方签发提单的问题,法律和理论界远未明确。
在上述案例中,原告与买方订立了FOB合同,买方指定被告为承运人,并将货物交付给被告指定的仓库。被告在香港签发了一份提单,托运人栏中注明为买方。尽管被告曾书面询问原告是否可以将提单交给原告,但被告仍然将提单直接交给了香港的买方,后者拒绝支付部分货款。
原告以被告越权放单为由将被告告上海事法院。法院判决认为,在FOB合同下,买方负责订舱并支付运费,因此被告将提单交给买方是合理的行为。在已有证据证明买方为托运人的情况下,原告的交货行为不能被认定为托运人的行为。因此,法院不支持原告的诉讼请求。
该案涉及到托运人和承运人应向订约托运人还是实际托运人签发提单的问题。原审法院否定了实际托运货物的卖方的托运人身份,并认定承运人有权向订舱并支付运费的买方签发提单。然而,我们认为该判决是错误的。
为了明确FOB合同下承运人向谁签发提单的义务,首先需要确定托运人的身份。关键是要确定在FOB合同下,买方和卖方哪个是托运人。
根据海商法第42条的规定,成为托运人的法定要件是订约或交货,只要具备其中一种行为即可被视为托运人。因此,在FOB合同下,卖方作为托运人的地位是法定的,并不需要在提单的托运人一栏中注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