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数:0 更新时间:2025-09-21
根据《劳动争议调解仲裁法》第二十七条的规定,仲裁时效中断是指在仲裁时效进行期间,因发生法定事由使已经经过的仲裁时效期间统归无效,待时效中断事由消除后,重新开始计算仲裁时效期间。
根据《劳动争议调解仲裁法》第二十七条第二款的规定,仲裁时效中断的法定事由有三种情形:
需要注意的是,认定时效是否中断,需要由请求确认仲裁时效中断的一方当事人提供上述三种情形之一的证据。因此,当事人需要具备证据意识,注意保留和收集证据。
一旦发生仲裁时效中断,已经进行的仲裁时效期间将统归无效,重新开始计算时效期间。根据《劳动争议调解仲裁法》第二十七条的规定,从中断事由消除时起,仲裁时效期间将重新计算。
例如,《劳动争议调解仲裁法》第二十七条规定,如果权利人申请调解,经调解达不成协议,应自调解不成之日起重新计算仲裁时效期间。如果达成调解协议,自义务人应当履行义务的期限届满之日起计算。
因此,在仲裁时效中断之后,当事人需要重新计算仲裁时效期间,并根据具体情况确定起算日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