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数:0 更新时间:2025-09-28
我国证券市场的发展历史较短,且是在经济转型期间建立和发展起来的。与国际上成熟的证券市场相比,我国的证券市场存在一些缺陷和问题,这些问题包括:
根据政策规定,现阶段近三分之二的上市公司股份不能上市。
在二级市场上,机构联手、内幕交易、恶意炒作等问题普遍存在。
上市公司存在虚假陈述和任意改变募集资金用途的问题。
中介机构的资产质量差,执业素质低,也是我国证券市场存在的问题之一。
这些问题的存在对我国证券市场的健康发展产生了负面影响,损害了广大投资者的权益,使证券市场的资源配置功能无法得到充分发挥。
中国证监会为了维护证券市场的健康有序发展,采取了多项措施,包括大力充实稽查队伍,加强监管,加大执法力度等。然而,与社会各界的要求和期望相比,证券监管部门的执法效率和力度仍然存在较大差距。
这种状况的出现,既是因为证券法规体系不够健全,现有的稽查办案力量与市场规模持续扩大不相适应,也是因为稽查权限和手段不能满足案件查处工作的需求。
与美国、香港等地的证券监管机构相比,中国的证券监管部门在调查涉嫌违规机构及其个人相关银行账户的权力、直接冻结证券账户和资金账户的权力、查询财务资料的权力、传唤当事人的权力等方面存在差距。
此外,中国证券监管机构在搜查权、直接起诉权等权限方面也与境外相应机构存在较大差距。这些执法权限和手段的欠缺使得证券监管机构的调查取证工作十分困难,甚至即便查清了违规事实,也无法及时冻结资金账户和股票账户,导致无法执行的尴尬局面。
可以说,证券监管部门执法权限的欠缺已经严重影响了我国证券市场的健康发展,甚至无法完全保证证券市场的正常运作。如果不及时解决这些问题,将会影响到证券市场功能的进一步发挥,阻碍中国证券市场与国际资本市场的融合,损害广大投资者的权益,使证券市场无法充分发挥支持经济发展的功能。
广大投资者,特别是中小投资者,迫切希望国家各相关部门能够顺应国际化趋势,遵守国际通行规则,尽快健全证券市场法规,完善证券执法环境。他们期待证券监管部门能够更加公正、严格地执法,更有效地维护投资者的权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