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数:17 更新时间:2024-09-06
刑事附带民事诉讼是一种特殊的诉讼程序,其解决的问题属于民事纠纷,特点在于由犯罪行为引起,并在刑事诉讼过程中提起。在实体上,附带民事诉讼的赔偿是由犯罪行为引起的;在程序上,它通常由刑事审判组织一并审理。因此,在解决附带民事诉讼问题时,需要综合适用刑法、刑事诉讼法、民法通则和民事诉讼法等法律规定。
1、正确处理刑事案件:附带民事诉讼有助于在审理刑事案件过程中全面了解被告人的行为是否构成犯罪以及应当判处何种刑罚。特别是在一些破坏经济秩序和侵犯财产的案件中,被告人的行为是否造成物质损害以及损害的程度对定罪量刑起着决定性作用。
2、保护被害人的合法权益:刑事附带民事诉讼要求司法机关在追究被告人刑事责任的过程中同时收集证明被告人应当承担民事责任的证据,从而减轻被害人在民事赔偿部分的举证责任,便于被害人获得赔偿。此外,附带民事诉讼制度还有利于及时弥补被害人因犯罪行为遭受的物质损害。
3、执行刑事政策:刑事附带民事诉讼有助于了解被告人对其犯罪行为造成的物质损害的态度,判断其是否悔罪及悔罪的态度,以及被告人的人身危险性,从而正确执行中国惩办与宽大相结合的刑事政策。
4、节约诉讼资源:刑事附带民事诉讼有助于避免刑事和民事部分分别处理所带来的调查和审理上的重复,从而节省人力、物力和时间。此外,附带民事诉讼还方便诉讼参与人参加诉讼,避免了当事人参与刑事诉讼后又要参与民事诉讼的麻烦。
5、维护审判工作的统一性和权威性:刑事附带民事诉讼有助于避免刑事审判庭和民事审判庭对同一案件作出相互矛盾的裁判,从而维护法院裁判的统一性和权威性。
根据相关法律规定,刑事附带民事诉讼的范围包括:
1、因人身权利受到犯罪侵犯而遭受物质损失或财物被犯罪分子毁坏而遭受物质损失的案件。
2、被害人因犯罪行为遭受的物质损失,包括已经遭受的实际损失和必然遭受的损失。
3、被告人非法占有、处置被害人财产的情况下,应当依法追缴或责令退赔。被害人提起附带民事诉讼的,人民法院不予受理。追缴、退赔的情况可以作为量刑情节考虑。
4、国家机关工作人员在行使职权时侵犯他人人身、财产权利构成犯罪的案件,被害人或其法定代理人、近亲属提起附带民事诉讼的,人民法院不予受理,但应告知其可以依法申请国家赔偿。
5、国家财产和集体财产遭受损失,受损失的单位未提起附带民事诉讼,人民检察院在提起公诉时提起附带民事诉讼的,人民法院应予受理。
6、人民法院审理附带民事诉讼案件后,查明被告人确实没有财产可供执行的,应当裁定中止或终结执行。
以上就是对刑事附带民事诉讼的规定及其意义的介绍,希望能够给大家带来一定的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