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数:16 更新时间:2024-07-30
根据《工资支付暂行规定》第十六条的规定,当劳动者本人的原因导致用人单位遭受经济损失时,用人单位有权根据劳动合同的约定要求劳动者赔偿经济损失。在确定赔偿金额时,可以考虑劳动者的过错程度、损害的程度以及单位规章制度的规定。
用人单位可以从劳动者的工资中扣除经济损失的赔偿金额。但是,每月扣除的金额不得超过劳动者当月工资的20%。如果扣除后的剩余工资低于当地规定的最低工资标准,那么用人单位需要按照最低工资标准支付给劳动者。
如果劳动者的行为造成了重大损害,用人单位有权单方面解除劳动合同。重大损害的界定可以根据具体情况来确定,但通常指的是对用人单位的利益造成了严重的损害。
总之,根据劳动合同的约定、单位规章制度的规定、过错的大小以及损害的程度,用人单位可以要求劳动者赔偿经济损失,并在重大损害情况下解除劳动合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