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劳动法下的经济补偿制度
手心律师网首页 > 法律知识 > 劳动工伤 > 劳动合同 > 劳动合同管理法律知识

新劳动法下的经济补偿制度

点击数:17 更新时间:2024-10-19

 
330756

新劳动法对经济补偿的规定

1. 经济补偿的年限计算标准

根据劳动合同法第47条的规定,经济补偿的支付标准是每满一年支付一个月工资。对于工作满六个月以上不满一年的情况,按一年计算;对于工作不满六个月的情况,支付半个月工资的经济补偿。需要注意的是,这里的年限是指在本单位工作的年限,而不是连续工作年限。这一细微的变化表明劳动合同法在计算工作年限时已经不再局限于连续工作年限,即使劳动关系有中断,也可以合并计算工作年限。相比之前的一刀切均视为一年的规定,这一变化更加公平合理。

2. 不再限定补偿年限

根据《违反和解除劳动合同的经济补偿办法》的规定,经劳动合同当事人协商一致,用人单位解除劳动合同时,经济补偿金最多不超过十二个月;如果劳动者不能胜任工作,经过培训或者调整工作岗位仍不能胜任工作,用人单位解除劳动合同时,经济补偿金最多不超过十二个月。然而,在新劳动法下,这两种情形的经济补偿已经没有12个月的限制了。

3. 工资计算基数

根据《违反和解除劳动合同的经济补偿办法》的规定,经济补偿金的工资基数计算标准是指企业正常生产情况下劳动者解除合同前十二个月的月平均工资。然而,劳动合同法对工资的计算标准进行了简化,规定工资是指劳动者在劳动合同解除或者终止前十二个月的平均工资。这里的工资包括计时工资、计件工资、奖金、津贴和补贴、加班加点工资以及特殊情况下支付的工资。因此,将劳动者的最低工资或者基本工资作为工资计算基数是不正确的。

4. 针对高工资收入者的计算封顶

劳动合同法规定,对于月工资高于用人单位所在地区上年度职工月平均工资三倍的高收入者,其经济补偿的支付标准按职工月平均工资三倍的数额支付,且经济补偿的年限最高不超过十二年。需要注意的是,这一限制仅适用于高收入者,对于普通劳动者并没有限制。只要劳动者的月工资不高于用人单位所在地区上年度职工月平均工资的三倍,就不会存在三倍和十二年的计算封顶。
延伸阅读
  1. 冯某与某公司劳动合同解除争议案例分析
  2. 工作3年未签订劳动合同后辞职可以申请补偿金吗
  3. 试用期与考核期的区别
  4. 建筑工地拖欠农民工资的法律处理方式
  5. 离职补偿金的月平均工资如何计算

劳动合同热门知识

  1. 劳动保障公益岗位合同解除的法律依据
  2. 党员干部无故旷工警告处分
  3. 劳务协议
  4. 劳动争议案件的管辖法院
  5. 固定期限劳动合同的定义和内容
  6. 未签订劳动合同的法律隐患和风险
  7. 什么情形下用人单位和劳动者可在劳动合同中约定违约金
劳动合同知识导航

工伤赔偿解决方案

  1. 河北省最低工资标准
  2. 加班加点的计算与补休
  3. 追讨工资的法律时效
  4. 集体合同的效力
  5. 劳动者工作不想做了如何随时解除
  6. 何种情形下用人单位不得解除劳动合同
  7. 申请工伤赔偿首先应存在事实劳动关系

劳动人事合同下载

  1. 出国培训协议范本
  2. 劳务协议书范本
  3. 快递公司劳务合同范本
  4. 酒吧规章制度范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