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数:17 更新时间:2024-05-12
工伤是指在劳动关系中发生的身体损害,而人身损害是一般雇佣、帮工、承揽过程中的身体损害。工伤案件没有城镇和农村居民之分,而一般人身伤害案件的赔偿标准需要根据城镇居民或农村居民计算。
工伤案件适用《工伤保险条例》及配套劳动法规调整,由劳动行政部门和劳动仲裁机构处理。而一般人身伤害案件适用《民法通则》《侵权责任法》及人身损害司法解释,直接由法院受理和审理。
按照法律规定,工伤纠纷中对劳动者的伤害事实、工作年限和工资标准有争议时,由用人单位负举证责任,即举证倒置。而一般人身伤害案件中,受害者对自己的伤害以及工资标准由受害人自己负举证责任,举证不力将承担不利后果。此外,工伤适用无过错责任原则,而一般人身伤害案件要根据双方的过错程度划分责任。
工伤的伤残鉴定由劳动鉴定委员会进行,适用的标准是《劳动能力鉴定职工工伤与职业病致残等级》。而一般人身伤害的鉴定由司法鉴定机构进行,适用的标准是人身损害或交通事故鉴定标准。此外,工伤的一方当事人是有劳动关系的劳动者,另一方是具备法人资格的企业或个体户。而一般人身损害案件的主体可能都是自然人。
工伤赔偿中,除了5-10级伤残可以一次性解决赔偿外,1-4级伤残一般不允许一次性赔偿,因为这样往往不利于伤者的后半生生活。而一般人身损害赔偿纠纷中,除了后续治疗费之外,一般都是一次性解决赔偿问题。诉讼时效方面,工伤认定申请的时效是一年,而一般人身损害赔偿纠纷的诉讼时效是一年,从受伤害之日起计算。
综上所述,工伤与人身损害在基础关系、赔偿标准、适用法律、处理机构、举证责任、责任划分、伤残鉴定机构、赔偿主体、诉讼时效和一次性赔偿等方面存在明显的区别。了解这些区别有助于在实际案件中正确适用相关法律,保障受害者的合法权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