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同解除后的经济补偿金标准
手心律师网首页 > 法律知识 > 劳动工伤 > 劳动合同 > 解除劳动合同法律知识

合同解除后的经济补偿金标准

点击数:15 更新时间:2024-02-06

 
322347

解除合同经济补偿金标准

1、协商解除经济补偿金

根据工作年限乘以月工资计算。

2、因病或非因工伤解除经济补偿金

根据工作年限乘以月工资加医疗补助费计算,医疗补助费不得低于6个月工资,重病加50%,绝症加100%。

3、不能胜任解除经济补偿金

根据工作年限乘以月工资计算。

4、客观变化经济补偿金

根据工作年限乘以月工资计算。

劳动合同解除的形式

劳动合同的解除分为法定解除和约定解除两种。解除劳动合同引起的法律后果与终止劳动合同引起的法律后果大致相同。

法定解除

在劳动合同的履行过程中,当事人一方或者双方根据劳动法律法规规定的情况解除劳动合同,无需协商或征得对方同意。

约定解除

在劳动合同的履行过程中,当事人一方或者双方经协商一致后解除劳动合同。约定解除不需要法律法规规定的条件和程序,只要双方在真实意思表示的基础上达成一致即可。

劳动合同解除的注意事项

1、劳动者医疗期满后仍然不能从事原来的工作

用人单位解除劳动合同的举证责任。

根据相关规定,医疗期满后,劳动者若不能从事原来的工作,用人单位应为劳动者另行安排工作。只有在劳动者仍然不能胜任新工作的情况下,用人单位才可以解除劳动合同。因此,用人单位需要经过劳动能力鉴定程序来证明劳动者不能胜任原工作。

2、劳动者被证明不能胜任工作

经过培训或调整工作岗位后仍不能胜任工作,用人单位解除劳动合同的举证责任。

根据劳动合同法的规定,劳动者经证明不能胜任工作,经过培训或调整工作岗位后仍不能胜任工作的,用人单位可以解除劳动合同。用人单位需要提供证据证明劳动者不能按要求完成合同中约定的工作任务或同工种同岗位人员的工作量。此外,用人单位还需要保存培训资料,以防止解除劳动合同时举证不足的风险。

3、劳动合同订立时所依据的客观情况发生重大变化

致使劳动合同无法履行,用人单位解除劳动合同的举证责任。

根据劳动合同法的规定,如果劳动合同订立时所依据的客观情况发生重大变化,导致劳动合同无法履行,用人单位经与劳动者协商未能达成一致意见,可以通过预告通知程序解除劳动合同。用人单位需要证明客观情况发生重大变化致使劳动合同无法履行,并证明双方未能就变更劳动合同内容达成协议。

以上是关于解除合同经济补偿金标准的相关内容。根据我国法律的规定,当事人解除合同涉及到经济补偿金时,需要根据具体情况进行区分。如果您有其他法律问题,欢迎咨询我们,我们的专业律师将为您提供帮助。

延伸阅读
  1. 离职补偿金的月平均工资如何计算
  2. 被降职离职后的补偿问题
  3. 劳动合同未签订的经济补偿标准
  4. 退休离职补偿金的标准
  5. 劳动合同解除的规定

劳动合同热门知识

  1. 劳动保障公益岗位合同解除的法律依据
  2. 竞业限制期限超过两年的有效性问题
  3. 党员干部无故旷工警告处分
  4. 劳务协议
  5. 克扣工资是否可申请解除劳动合同及经济补偿金
  6. 未签订劳动合同的法律隐患和风险
  7. 什么情形下用人单位和劳动者可在劳动合同中约定违约金
劳动合同知识导航

工伤赔偿解决方案

  1. 河北省最低工资标准
  2. 加班加点的计算与补休
  3. 追讨工资的法律时效
  4. 集体合同的效力
  5. 劳动者工作不想做了如何随时解除
  6. 何种情形下用人单位不得解除劳动合同
  7. 申请工伤赔偿首先应存在事实劳动关系

劳动人事合同下载

  1. 出国培训协议范本
  2. 劳务协议书范本
  3. 快递公司劳务合同范本
  4. 酒吧规章制度范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