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数:8 更新时间:2024-01-26
根据目前的保险公司做法和正在全国征求意见的《机动车第三者责任强制保险条例(草案)》,保险公司在机动车撞伤、撞死主人及其家属,或撞坏同一单位在同一保险公司投保的其他车辆的情况下拒绝赔偿。然而,成都法学界人士呼吁重新定义“第三者”,以区别保护因投保车辆“自摆乌龙”而给投保人和被保险人造成的损失。
四川众诚实业公司从事货运业务,其中8台车在中国大地财险公司投保了商业三者险。去年10月10日,该公司的两台加挂大货车从重庆驶向成都,不料在成渝高速内江段发生追尾事故,导致前车上的多辆车辆受损。众诚公司多次要求大地财险赔偿因追尾事故给“长安之星”造成的8000多元损失,但至今未获结果。保险公司的理由是两车为同一投保人,因此没有第三者。众诚公司负责人表示,如果保险公司在投保时明确表示这种情况不赔偿,他们肯定不会选择该公司投保,至少会将车辆分散投保以避免发生这种尴尬。
保险公司的一位主管表示,保险公司不能开这个口子,因为投保人的道德风险很大。他举例说,如果投保人的货物卖不出去,就可能让两车相撞造成货物损失。保险公司很难查清“自摆乌龙”事故的深层原因。其他保险公司表示可以赔偿这种情况,但投保人需要购买其他险种。然而,这种一刀切的做法可能会冤枉一些投保人,但保险公司都不愿冒这样的风险。
根据正在征求意见的《机动车第三者责任强制保险条例(草案)》第41条的规定,第三者是指被保险机动车发生道路交通事故的受害人,但不包括被保险机动车的人员和被保险人。根据这一规定,保险公司仍然不会赔偿上述两种“自摆乌龙”事故的损失。
法学界人士建议在《条例》中删除“被保险人”一词,重新定义“第三者”。他们认为,车主多数时候既是投保人又是被保险人,如果车主请人开车结果被司机误伤甚至撞死,保险公司仍然应该赔偿。他们认为,“第三者”应该相对于车上人员而言,即使投保人和被保险人在车下被撞,他们仍然是第三者。这一观点得到了绝大多数车主的支持。
律师事务所主任张学元表示,车主投保是为了降低自己的风险,但在这种情况下,他们白白交了保费,显然是不公平的。保险公司担心的道德风险问题已经在法律中有了明确规定,这不应该成为保险公司拒赔的借口。律师建议修改条例,将第三者定义为被保险机动车发生道路交通事故时本车以外的受害人,以保护被保险人的利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