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政诉讼立案多久开庭
手心律师网首页 > 法律知识 > 行政与行诉 > 行政处罚法 > 行政处罚管理法律知识

行政诉讼立案多久开庭

点击数:10 更新时间:2023-08-21

 
304946
  一、行政诉讼立案多久开庭

  1、原告是认为具体行政行为侵犯其合法权益的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其中自然人应提交身份证明;法人应提交当年度经年检合格的企业法人营业执照或工商部门、编委等其他登记部门出具的法人资格证明;其他组织应提交营业执照或其核准登记部门出具的资格证明。同时,原告应确认自己的受送达人和送达详细地址、联系电话、邮政编码,并承担因送达不能而产生相应法律后果。

  2、有明确的被告。被告应是作出所诉具体行政行为的行政机关,并提供被告明确的住所地或经常居住的详细地址和法定代表人或主要负责人的姓名、职务、联系电话、邮政编码。

  3、有具体的诉讼请求和事实根据。原告应提供与争议事实有关的符合起诉条件的证据材料并填写证据清单,注明证据名称、份数、证明对象及提交时间。

  4、属于人民法院受理行政诉讼的范围和受诉人民法院管辖。

  二、行政诉讼案件立案需要的材料

  1、提交起诉书正本一份,并按被告行政机关的数目提供相应的副本。

  2、证明原告主体资格的材料。

  原告为自然人的,应提交身份证明资料,如身份证或户口本等的复印件,港澳同胞身份证明复印件;

  原告为法人或其他组织的,应提交主体登记资料,如工商营业执照复印件或由工商登记机关出具的工商登记资料或社会法人登记证,同时还应提交法定代表人身份证明书或主要负责人证明书(加盖公章)。

  3、受委托代为起诉的,应提交原告的授权委托书,委托书应写明委托事项、权限、期限及联系电话。

  公民代理的,同时提交本人的身份证复印件;律师代理的,同时提交律师事务所的公函和律师执业证件的复印件。

  4、证明行政法律关系存在的材料,如行政处罚决定书、行政机关不予受理决定书等。

  5、法律、法规规定应当先向行政机关申请复议的,应当提交复议机关的决定或复议机关逾期不作决定的证明。

  6、行政赔偿案件中,原告应当对被诉具体行政行为造成损害的事实提供证据。

  7、法律、法规规定的其他材料。

  三、行政诉讼立案的基本程序是怎样的   起诉和受理   (一)起诉

  1、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不服行政机关的处理决定 或复议裁决,依法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要求人民法院行使国家 审判权,对行政机关的处理决定或复议裁决予以审查和确认,以保护自己合择权利的行为,称为行政诉讼的起诉。

  2、提起行政诉讼 必须符合法律规定的条件,即起诉条件:原告人必须是公民、法 人或其他组必须有明确的被告(行政机关);必须有具体的诉讼请求和事实根据;必须是属于人民法院受案范围和受诉人民 法院管辖。

  3、关于起诉期限,申请复议的,复议机关应当在收到申请书之日起2个月内作出决定,申请人不服决定可在收到复议决定书之曰起15日内向法院起诉;当事人直接向法院起诉的,应当在知道作出具体好政行为之日起3个月内提出;当事人因不可抗力或 其他特殊情況耽误法定期限的,在障碍消除后10日内,可以申请延长期限,由法院决定。

  (二)受理

  原告起诉后,受诉法院经过审查,认为符合起诉 条件,决定_案审查即为受理。法院接到起诉状后,应在7日内 决定是否受理。

  审理和判决   (一)第一审程序

  1、包括审理前准备、审理期限、撤诉和判 决。所谓审理前准备,就是法院应在立案之日起5日内,将起诉 状副本送达被告,被告应在收到起诉状副本之日起10日内向法 院提出答辩状。

  2、所谓审理期限,是指法院应在立案之日起3个月 内作出第一审判决,有特殊情况,经上级法院批准可以延长。

  3、撤诉,是指在法院宣告判决前,原告可以申请撤诉,但是否同意撤诉,由法院决定。至于判决,实践中有这样几种情况:

  ①具体行政行为证据确凿,适用法律、法规正确,符合法定程序,判决维持;

  ②证据不足,适用法律、法规有错误,违反法定程序,越权,判决撤销或者部分撤销,或者被告重新作出行政行为;被告不履行法定职责的,判决其在一定期限内履行;行政处罚显失公正的,判决可以变更。

  (二)第二审程序

  法院审理上诉案件,应在收到上诉状之日 起2个月内作出终审判决。特殊情况,报上级法院批准可以延长。法院审理上诉案件,可以分别作出维持原判、改判、重审等判决。

  (三)审判监督程序

  院院长对本院发生法律效力的判决和裁定,认为违反法律、法规,需要再审,由审判委员会决定是否再审。上级法院发现下级法院发生法律效力的判决和裁定有违反法律的,可以指令下级法院再审。检察院对法院发生法律效力的 判决和裁定认为有违反法律的,可以提出抗诉。

  三、什么是执行

  行政机关可以向一审法院申请强制执行或者自己依法强制执行。行政机关拒绝执行,法院可以采取以下措施:应当归还罚款 和应给付赔偿金的,通知银行从行政机关账户内划拨;在规定期 限内不履行的,从期满日起,对该行政机关按日处以罚款;向上一级行政机关提出司法建议;拒不执行,情节严重,构成犯罪 的,依法追究主管人员或有关人员的刑事责任。

  以上就是手心律师网小编和大家一起了解的行政诉讼立案多久开庭等相关问题,希望能借此帮助大家加深对行政诉讼立案多久开庭的了解与认识。通过了解我们知道,行政机关可以向一审法院申请强制执行或者自己依法强制执行。如果我们现在,正面临这样的问题,我们就更需要了解清楚。

延伸阅读
  1. 交通事故要开庭后多久拿得到赔偿
  2. 递交上诉状多久开庭
  3. 交通事故法院立案后多久开庭
  4. 一审过后多久判决书
  5. 诉讼离婚立案后多久开庭

行政处罚法热门知识

  1. 一个案子两个违法实施如何处罚
  2. 行政处罚违纪党员处理程序
  3. 行政处罚的定义和种类
  4. 行政执法人员的主要权利
  5.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处罚法》的规定,对于违反行政管理秩序的行为,应当给予行政处罚
  6. 提供虚假学历入职是否构成违法行为
  7. 城管是否具有执法权的问题
行政处罚法知识导航

热门解决方案

  1. 刑事诉讼辩护与代理须知
  2. 借款人无力偿还借款时的纠纷
  3. 民间借贷中的保证人
  4. 集体合同的效力
  5. 抚养子女和赡养老人所欠的债务,离婚时如何承担?
  6. 房屋相邻关系
  7. 借名买房纠纷

热门合同下载

  1. 耗材采购合同范本
  2. 合作协议书
  3. 转让上海公司股权范本
  4. 家庭暴力离婚协议书范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