交通事故法院立案后多久开庭
手心律师网首页 > 法律知识 > 交通事故 > 交通事故诉讼 > 交通事故诉讼程序法律知识

交通事故法院立案后多久开庭

点击数:20 更新时间:2024-12-10

 
68619
出现交通事故的时候,如果交通事故比较严重的,应该马上报警处理,让交警到现场进行勘察确定事故的责任人。有人员伤亡的由责任人进行赔偿,如果对赔偿有异议的可以到法院起诉,那么交通事故法院立案后多久开庭?下面由手心律师网小编为读者进行解答。

一、交通事故法院立案后多久开庭

简易程序审理案件

根据民事诉讼法第一百四十六条的规定,人民法院对适用简易程序审理的案件,应在立案之日起三个月内作出审结。这意味着法庭应在规定的时间内确定具体的开庭时间,并将开庭传票送达给当事人,以确保案件能够在规定时间内审结。只要法庭在规定时间内审结案件,就不会违反法律程序。

普通程序审理案件

根据民事诉讼法第一百三十五条的规定,人民法院对适用普通程序审理的案件,应在立案之日起六个月内作出审结。然而,如果存在特殊情况需要延长审理时间,法院院长可以批准延长六个月。如果仍然需要延长审理时间,必须向上级人民法院报请批准。具体的开庭时间应由法庭根据具体情况确定,并在规定的时间内将开庭传票送达给当事人,以确保案件能够在规定时间内审结。只要法庭在规定时间内审结案件,就不会违反法律程序。

二、交通事故到法院起诉要注意什么

明确赔偿主体

在起诉交通事故案件时,“告谁”是一个非常重要的问题。选择错误的被告对象不仅会浪费时间、人力和财力,还无法达到要求赔偿的目的。在确定被告对象时,首先应查看事故发生时对方驾驶的车辆行驶证上的车主是谁。如果是肇事司机本人,可以直接起诉他和保险公司。如果车辆有其他车主,可以将肇事司机、车主和保险公司一并起诉。如果车主是单位,也应将单位作为被告一并告上法庭。

准备充分的证据

在将案件起诉至法院时,对于主张护理费、误工费、残疾赔偿金等诉讼请求的证据应当已经准备充分。对于农村户口的受害人来说,如果在城市工作生活了一年以上,尤其需要注意提前收集、固定和整理相应证据,以确保证据清晰可信,避免在开庭或证据交换时手忙脚乱,错失有利时机。

合理索要赔偿

在起诉交通事故案件时,少数受害人倾向于“漫天要价”,不考虑法律的具体规定,将应当赔偿的和不应当赔偿的一并列在民事诉状中。他们甚至认为自己可以任意定价,以应对肇事方的“就地还钱”和“随意砍价”,并为可能发生的调解留出“讨价还价”的空间。然而,这种做法对自己和谈判都不利。在起诉时,应当根据法律的具体规定,合理索要赔偿,以确保自己的权益得到保护。
延伸阅读
  1. 交通事故要开庭后多久拿得到赔偿
  2. 递交上诉状多久开庭
  3. 一审过后多久判决书
  4. 诉讼离婚立案后多久开庭
  5. 离婚调解不成多久开庭

交通事故诉讼热门知识

  1. 交通事故赔偿起诉流程
  2. 离婚调解无效多久可以立案?
  3. 离婚立案后开庭等多久
  4. 离婚案件:立案后多久可以开庭?
  5. 起诉离婚什么时候开庭审理
  6. 离婚诉讼受理后多久会开庭?解答律师常见问题
  7. 交通事故法院立案后多久开庭
交通事故诉讼知识导航

交通事故解决方案

  1. 碰瓷处理指南
  2. 交通肇事逃逸
  3. 交通事故赔偿项目
  4. 交通事故全责无责划分
  5. 交通事故责任认定流程
  6. 交通事故主次责任划分
  7. 交通事故伤残评定流程

热门合同下载

  1. 耗材采购合同范本
  2. 合作协议书
  3. 转让上海公司股权范本
  4. 家庭暴力离婚协议书范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