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数:26 更新时间:2024-02-28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第三十八条规定,员工可以解除劳动合同的情况包括:
如果用人单位未按照劳动合同约定提供劳动保护或劳动条件,员工可以解除劳动合同。
如果用人单位未能按时支付足额的劳动报酬,员工也可以解除劳动合同。
如果用人单位未按照法律规定为劳动者缴纳社会保险费,员工可以解除劳动合同。
如果用人单位的规章制度违反法律、法规的规定,损害了劳动者的权益,员工可以解除劳动合同。
如果因为劳动合同法第二十六条第一款规定的情形导致劳动合同无效,员工可以解除劳动合同。
根据法律和行政法规的规定,劳动者在其他情况下也可以解除劳动合同。
如果用人单位以暴力、威胁或非法限制人身自由的方式强迫劳动者劳动,或者用人单位违章指挥、强令冒险作业危及劳动者人身安全,劳动者可以立即解除劳动合同,无需事先告知用人单位。
以下是公司拖欠工资的仲裁流程:
当事人需要提交书面仲裁申请书,并按照被申请人的数量提交副本。
仲裁委员会应在收到仲裁申请之日起五日内作出受理或不予受理的决定。如果受理申请,仲裁委员会应在作出决定之日起五日内将申诉书副本送达被申请人。如果不受理申请,应当说明理由。
仲裁庭应在开庭前的五日内书面通知双方当事人开庭的日期和地点。如果没有正当理由拒不到庭或未经仲裁庭同意中途退庭,对申请人将按撤诉处理,对被申请人可以做出缺席裁决。
仲裁庭在查明事实的基础上应先行调解劳动争议,促使双方当事人自愿达成协议。如果调解达成协议,仲裁庭应根据协议内容制作调解书,调解书自送达之日起具有法律效力。如果调解未达成协议,仲裁庭应及时裁决。
仲裁庭应在劳动仲裁委员会受理仲裁申请之日起四十五日内结束劳动争议案件的裁决。如果案情复杂需要延期,经批准可以延期并书面通知当事人,但延长期限不超过十五日。仲裁庭裁决后应制作仲裁书并送达双方当事人。如果当事人对仲裁裁决不服,自收到裁决书之日起十五日内可以向人民法院起诉;如果期满不起诉,裁决书即发生法律效力。
总的来说,对于公司拖欠工资这种违法行为,员工应引起重视。如果公司没有按约定时间支付工资,员工应及时与公司主管人员沟通,要求及时发放工资。如果公司恶意拖欠工资,在不解除劳动合同的情况下,员工也可以投诉公司的违法行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