节假日上班受伤了算工伤吗
点击数:3 更新时间:2023-07-12
导读:法定节假日因为工作(加班)原因受伤,认定为工伤的可能性比较大。根据《工伤保险条例》的规定,节假日期间上班属于在工作时间和工作场合内,应工作原因受到事故伤害,属于工伤。
节假日上班受伤是否构成工伤
节假日加班受伤能否被认定为工伤,关键在于是否因工作原因引起。如果节假日加班是因为工作原因而发生事故伤害,就应被认定为工伤。因为在节假日期间上班属于工作时间和工作场所内,如果因工作原因受到事故伤害,就属于工伤。
法律依据
根据《工伤保险条例》第十四条规定:
- 在工作时间和工作场所内,因工作原因受到事故伤害的,应当认定为工伤。
- 工作时间前后在工作场所内,从事与工作有关的预备性或者收尾性工作受到事故伤害的,应当认定为工伤。
- 在工作时间和工作场所内,因履行工作职责受到暴力等意外伤害的,应当认定为工伤。
- 患职业病的,应当认定为工伤。
- 因工外出期间,由于工作原因受到伤害或者发生事故下落不明的,应当认定为工伤。
- 在上下班途中,受到机动车事故伤害的,应当认定为工伤。
- 法律、行政法规规定应当认定为工伤的其他情形。
工伤认定决定流程
- 劳动保障行政部门应在受理工伤认定申请之日起60日内作出工伤认定决定。认定决定包括工伤或视同工伤的认定决定和不属于工伤或不视同工伤的认定决定。
- 劳动保障行政部门受理工伤认定申请后,根据需要可以对提供的证据进行调查核实,并要求相关单位和个人予以协助。用人单位、医疗机构、有关部门及工会组织应负责安排相关人员配合工作,提供相关情况和证明材料。
- 职工或其直系亲属认为是工伤,而用人单位不认为是工伤的情况下,由用人单位承担举证责任。劳动保障行政部门可以制作《工伤认定限期举证通知书》,要求用人单位提交相关举证材料。
- 用人单位收到《工伤认定限期举证通知书》后应及时提交相关证据,包括对伤亡事故的意见、物证、证人证言等证明材料。
- 如果用人单位拒收《工伤认定限期举证通知书》或超过规定时限拒不举证,劳动保障行政部门可以根据受伤劳动者提供的证据依法作出工伤认定结论。
- 对材料充实、事实清楚的工伤认定案件,劳动保障行政部门将作出认定结论,并发出《工伤认定决定书》。
工伤认定并非一项容易的任务。首先,法律明确规定了申请工伤认定的时限。其次,在申请工伤时需要提供相应的证明材料。只有在满足规定条件的情况下,才有可能被认定为工伤。当然,在这个过程中,也可能出现不受理工伤申请或不认定为工伤的情况,需要根据不同情形做出相应的应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