借款合同约定被起诉则违约吗?
手心律师网首页 > 法律知识 > 债权债务 > 债的担保 > 担保法律知识

借款合同约定被起诉则违约吗?

点击数:4 更新时间:2023-06-01

 
264300
导读:借款合同约定被起诉不一定是违约,只有认定为违反了合同约定的情形或者法定的情形才可以被认定为违约。根据我国《民法典》的规定,当事人一方不履行合同义务或者履行合同义务不符合约定的,应当承担继续履行、采取补救措施或者赔偿损失等违约责任。

借款合同违约责任及损害赔偿

违约责任

根据《民法典》第五百七十七条的规定,当事人一方未履行合同义务或者履行不符合约定时,应承担违约责任,包括继续履行、采取补救措施或者赔偿损失等。

违约损害赔偿责任

根据《民法典》第五百八十三条的规定,当事人一方未履行合同义务或者履行不符合约定时,在履行义务或者采取补救措施后,如对方遭受其他损失,应赔偿损失。

根据上述规定,当事人一方未履行合同义务或者违反约定,导致对方遭受损失时,损失赔偿额应相当于因违约所造成的损失,包括合同履行后可能获得的利益。然而,赔偿金额不得超过违约一方在订立合同时预见到或者应当预见到的违约可能造成的损失。

约定违约金

当事人可以在合同中约定违约一方应根据违约情况向对方支付一定数额的违约金,或约定因违约产生的损失赔偿额的计算方法。

如果约定的违约金低于实际造成的损失,当事人可以请求人民法院或仲裁机构增加违约金金额。相反,如果约定的违约金过高,当事人可以请求人民法院或仲裁机构适当减少违约金金额。

迟延履行违约金

对于约定了违约金的迟延履行情况,违约方在支付违约金后,仍需履行其债务。

违约应对措施

自救手段

根据《民法典》第563条的规定,预期违约的守约方享有解除合同的权利,并可要求违约方赔偿损失。

司法救济

根据《民法典》第578条的规定,当一方违约时,对方可以在履行期限届满之前要求违约方承担违约责任。对于明示违约,守约方较易采取法律行动;但对于默示违约,守约方需掌握确切的证据后方可诉诸法律,否则将因证据不足而不利于自身。

等待履行

当一方预期对方违约时,可以坚持合同有效,要求或等待对方履行合同,并观察对方的态度是否有所改变,然后决定是否采取相应措施。对于明示违约,守约方应明确要求对方撤回违约意向,而不应盲目等待对方履行,以免造成进一步损失。对于默示违约,守约方暂时无确切证据证明对方违约,可等待对方履行期限是否履行。若对方未履行,可根据实际违约情况追究其违约责任,或依法解除合同并请求赔偿损失。

在日常生活中签订合同时,应注意了解相关法律规定,尤其是合同条款的书写。合同条款应依法书写,并排除霸王条款的存在。

延伸阅读
  1. 合同纠纷起诉流程
  2. 支付宝先用后付逾期了怎么办
  3. 拒付合同款应付违约金吗
  4. 长期失联是否能解除合同
  5. 合作公司拖欠不结款怎么处理

债的担保热门知识

  1. 质押担保合同
  2. 担保保证合同
  3. 如何注册融资担保公司
  4. 担保合同有怎样的特征呢
  5. 民法典关于担保期限的规定是什么?
  6. 债权人提起代位权诉讼的条件有哪些
  7. 一般代位求偿要多长时间
债的担保知识导航

民间借贷解决方案

  1. 非法经营罪
  2. 借款人无力偿还借款时的纠纷
  3. 民间借贷中的抵押担保
  4. 民间借贷中的保证人
  5. 债务人不按约定使用借款引起的纠纷
  6. 借款因无书面合同(欠条)引起的纠纷
  7. 金融借款纠纷

担保合同下载

  1. 民事欠款起诉状范本
  2. 居间合同起诉状范本
  3. 房产纠纷起诉状范本
  4. 合同违约起诉状范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