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业服务人应履行的义务有哪些?
手心律师网首页 > 法律知识 > 民事诉讼法 > 民事诉讼法律法规 > 民法类别法律知识

物业服务人应履行的义务有哪些?

点击数:8 更新时间:2023-06-28

 
262926
导读:物业服务人应当履行的义务有对设施设备进行管理和保养,对物业服务区进行适当的管理,同时需要给被服务的业主定期提交报告,同时还需要把相关的信息通知到被服务的业主。并且要和有关人员进行交接等等。

一、物业服务人应履行的义务有哪些?

保养维护义务;物业服务转委托产生的相关义务;管理义务;定期报告义务;

禁止以不合理方式催交物业费;通知义务;交接义务;继续管理义务。

物业服务人包括物业服务企业和其他管理人。物业服务人公开作出的有利于业主的服务承诺,为物业服务合同的组成部分。

二、物业服务人和业主之间产生合同纠纷有哪些解决方式?

1、加强房管部门监管以及相关政策引导

在我国,物业服务企业的管理部门为房管局的物业科,要从源头上减少物业服务合同纠纷的数量,物业管理部门必须加强监督、管理力度,宏观指导。

2、成立社区调解组织,调处物业服务合同纠纷

调解是在第三方的主持下,以国家法律、法规、规章和政策等为依据,对纠纷进行斡旋、劝说,促使他们相互谅解,进行协商,自愿达成协议,消除纠纷的活动。随着近年来物业服务合同纠纷的逐渐增多,在社区设立专门的调解组织已很有必要,社区调解组织的成员可由社区工作人员、业主委员会主任、物业服务企业的相关人员、社区法官等组成。

3、法官进社区、现场释法解决纠纷

社区法官机制虽不是新生事物,但在物业服务合同纠纷频发的背景下法官进驻社区具有不可忽略的重要作用。法官进社区主要是指社区所在地法院定期派驻法官进社区进行法律宣传、咨询和诉前调解纠纷,收到了良好成效,认为该项举措有助于提高民众的法律意识,有效推动和谐社区的建设,尤其对于社区内物业服务合同纠纷的解决可起到举足轻重的作用。

4、仲裁解决

仲裁是指发生纠纷的当事人按照有关规定,事先或事后达成协议,把他们之间的争议提交仲裁机构,由仲裁机构以第三者的身份对争议的事实和权利、义务作出判断。仲裁对有效解决物业服务合同纠纷有着重要的意义。仲裁一般以双方自愿为前提,范围一般为民商事纠纷。

5、完善相关法律依据,通过诉讼途径解决

司法是权利救济的最后一道屏障,当事人在穷尽了所有的解决方式后仍然不能解决纠纷时,会选择诉讼途径。诉讼是指国家司法机关依照法定程序,解决纠纷、处理案件的专门活动。

所以如果是物业服务人和业主签订了物业合同,那么需要履行的义务就是要对被服务业主所在地区的设施设备进行好保养,遇到了和业主相关的事情,一定要及时做好通知,还有相关的业务工作要进行交接,同时还要对服务区进行适当的管理。

延伸阅读
  1. 业委会:组织和权力
  2. 业主委员会的权利和义务
  3. 一、物业费违约金上限
  4. 轿车在小区被盗,物业公司应当赔偿
  5. 业主如何合法提出抗辩意见

民事诉讼法律法规热门知识

  1. 合议庭宣判的时间
  2. 民事诉讼法的适用范围
  3. 律师会见在押犯人的时间和次数
  4. 刑事级别管辖的含义
  5. 赌博如何获取证据
  6. 犯罪后车辆返还的法律问题
  7. 刑民交叉的理解与适用
民事诉讼法律法规知识导航

热门解决方案

  1. 刑事诉讼辩护与代理须知
  2. 借款人无力偿还借款时的纠纷
  3. 民间借贷中的保证人
  4. 集体合同的效力
  5. 抚养子女和赡养老人所欠的债务,离婚时如何承担?
  6. 房屋相邻关系
  7. 借名买房纠纷

诉讼文书合同下载

  1. 学校物业管理合同范本
  2. 学校物业管理委托合同范本
  3. 学校物业外包服务合同范本
  4. 物业纠纷答辩状范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