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数:5 更新时间:2023-07-11
婚后共同贷款买房通常属于夫妻共同财产。如果是婚前一方提供首付款,而婚后双方共同还贷款,则属于夫妻共同财产。同样地,如果是婚前双方共同提供首付款,而婚后双方共同还贷款,则也属于夫妻共同财产。然而,如果是婚前一方使用个人财产购买的房产,则不属于夫妻共同财产。
根据《民法典》第一千零六十二条规定:
夫妻在婚姻关系存续期间所得的以下财产,为夫妻的共同财产,归夫妻共同所有:
(一) 工资、奖金、劳务报酬;
(二) 生产、经营、投资的收益;
(三) 知识产权的收益;
(四) 继承或者受赠的财产,但是本法第一千零六十三条第三项规定的除外;
(五) 其他应当归共同所有的财产。
夫妻对共同财产享有平等的处理权。
共同购买房产需要特别注意以下四个方面。在签约、申请房贷以及过户等环节中,夫妻双方都需要亲自到场。此外,夫妻共同购房还需要提前研究证件准备工作以及申请房贷等事宜。
在购房过程中,涉及到多个签约环节,如签订买卖合同、申请房贷以及过户等。这些环节都需要夫妻双方同时到场。除了签订房产买卖合同外,申请房贷和办理过户手续时,双方也需要亲自到场。专家解释说,在申请房贷时,有时会以夫妻名义共同申请,因此银行方面需要同时审查两人的资质,并且办理相关手续时也需要双方同时签字。
另外,办理过户手续时,原则上要求双方同时到场。根据《民法典》的规定,夫妻共同购置的房产,是共同共有还是按份共有,需要在买卖合同中明确,并在房产证上注明。因此,双方需要到场签字确认。如果无法到场,也必须办理公证并委托相关事宜。
夫妻共同购房需要提供多种证件,而且每一个都必不可少。在夫妻共同申请房贷时,需要提供夫妻双方的收入证明。如果双方为非本地居民,还需要提供双方在当地纳税或社会保险缴纳证明,否则按照非本地居民贷款政策处理。当然,在办理按揭贷款时,如果其中一方收入较高,通过资格审查通常不会有问题,另一方的收入证明则不需要提供。
由于信贷政策的变化,确定主贷人和次贷人时需要根据实际情况进行评估,不能仅仅依据收入水平来决定。在夫妻共同还款时,确定主贷款人和次贷款人时也需要考虑实际情况。一般情况下,银行住房贷款合同中只将一方列为“贷款人”(即主贷款人),而不论房产证上是否写有双方的名字,另一方可作为“共同贷款人”。在选择主贷款人时,应考虑夫妻中收入较高且较稳定的一方,并注意年龄限制,以免影响贷款期限。
综上所述,如果夫妻一方在婚前签订了不动产买卖合同,并使用个人财产支付首付款并向银行贷款,婚后则使用夫妻共同财产进行还贷。在这种情况下,不动产登记在首付款支付方的名下。离婚时,双方应协商处理该不动产,无论是作为共同财产还是共同债务,都需要共同承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