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数:8 更新时间:2023-11-10
在工作中,有时候我们会遇到老板承诺的工资却在发放时不承认的情况。面对这种情况,我们应该考虑什么是更重要的,是面子还是证据?在这种情况下,我们应该“先小人后君子”,并且要意识到劳动合同的重要性。
我于2009年6月22日开始工作,当时没有签署劳动合同,只是口头约定。在试用期一个月的时间里,我的工资是600元,之后涨到了800元。
根据约定,工资应该在每月的16号发放。然而,在试用期结束后的会议上,老板却说工资仍然是600元。由于这个原因,我决定辞职。然而,现在老板不发工资,并声称我没有工作满四个月以上,所以没有工资可以领取。面对这种情况,我该怎么办呢?
你可以向劳动监察部门举报或者申请劳动仲裁来解决这个问题。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合同法的相关法条:
劳动合同的作用:
根据合同法第十九条,劳动合同期限在三个月以上但不满一年的,试用期不得超过一个月;劳动合同期限在一年以上但不满三年的,试用期不得超过两个月;三年以上固定期限和无固定期限的劳动合同,试用期不得超过六个月。
根据合同法第七十七条,用人单位与劳动者发生劳动争议时,当事人可以依法申请调解、仲裁、提起诉讼,也可以协商解决。调解原则适用于仲裁和诉讼程序。
在解决劳动争议时,应当根据合法、公正、及时处理的原则,依法维护劳动争议当事人的合法权益(合同法第七十八条)。劳动争议发生后,当事人可以向本单位劳动争议调解委员会申请调解;如果调解不成,当事人一方要求仲裁,可以向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申请仲裁。当事人一方也可以直接向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申请仲裁。对仲裁裁决不服的,可以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合同法第七十九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