交通事故如何起诉?
点击数:5 更新时间:2023-07-01
导读:第一步:起诉;1、选择管辖法院、2、确定被告。3、写好起诉状。第二步:法院立案;原告起诉后,法院会在7日内进行审查,符合起诉条件的,法院将予以立案,并会通知原告。第三步:提交证据。第四步:法院调解。第五步:法院审理;第六步:法院判决。
第一步:起诉
1.选择管辖法院
道路交通事故赔偿纠纷属于侵权纠纷,由事故发生地或者被告的住所地人民法院管辖。受害人应尽量选择事故发生地人民法院进行起诉,以利于事故事实和证据的查明与收集,降低维权成本。
2.被告的确定
交通事故赔偿诉讼中,被告通常为机动车驾驶人。根据《交强险条例》,车辆投保的保险公司也是赔偿责任人,因此保险公司和机动车驾驶人可列为共同被告。在特殊情况下,还可能有其他主体需要承担责任。例如,雇员在从事雇员活动中遭受交通事故的,应以雇主作为被告。如果是第三人造成人身损害的,可以选择雇主或第三人作为诉讼的被告。
3.起诉状
道路交通事故起诉状应包括以下内容:- 原被告的基本信息:姓名、住所、联系方式等。- 原告的诉讼请求:要求被告赔偿财产损失、医疗费、误工费、护理费、营养费等,并承担诉讼费用。- 事实与理由:详细描述事故发生的原因、经过和结果,并分析当事人之间的责任划分。
第二步:法院立案
原告起诉后,法院将在7日内审查,符合起诉条件的将立案,并通知原告。不符合条件的将退回起诉状和其他相关材料,并说明理由。
第三步:提交证据
原告应提交以下证据来支持自己的赔偿主张和费用:- 交通事故造成残疾,需要配制补偿功能器具的,需提交医院的证明,法院将根据医院的相关证明计算残疾器具费用;- 误工费、护理费和营养费的诉求,需提交相关的鉴定文件。如果在起诉前未进行鉴定,需在向法院提起民事诉讼时提交书面申请,要求进行相关鉴定。鉴定报告将决定误工费、护理费和营养费的赔偿;- 医疗费的诉求,需提交相关的治疗凭证。
第四步:法院调解
法院在审理交通事故案件前,通常会先进行调解。在调解过程中,法院将听取当事人各方的请求,根据道路交通事故认定书确定事实,并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道路交通安全法》确定当事人的损害赔偿责任。
第五步:法院审理
- 开庭:法院将送达传票给原被告,通知开庭的时间和地点。- 可委托律师或其他专业人士代理诉讼。- 审理期限:交通事故民事诉讼通常审理期限为6个月。特殊情况下可延长6个月。如仍需延长,可再延长3个月。
第六步:法院判决
法院将根据原被告提供的证据材料,确定各自承担的责任比例,计算损害赔偿金额,并确定赔偿履行方式和期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