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数:4 更新时间:2023-07-15
交通事故受伤一方在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方面可以采取以下几种方法:
如果肇事者不愿支付医药费,受害一方可以在当地法院提起民事诉讼,要求对方支付。
受害一方可以联系处理事故的公安部门,请求其协助联系肇事方索要医药费。
如果公安部门扣留了肇事方的车辆,受害一方可以从肇事方交给公安的提车保证金中提取医疗费用。
如果肇事车辆已经购买交强险,受害一方可以要求肇事者的保险公司提前垫付医药费。
如果受害一方没有其他维权途径或时间紧迫,可以自行垫付医药费,以免耽误救治时间。
一旦向法院起诉,受害一方可以申请财产保全,查封肇事方的财产,并主张侵权赔偿。申请执行的期限为判决生效后的2年内,过期后将不予受理。
交通事故中,赔偿义务方(肇事者、保险公司)应向受害者支付的赔偿项目主要包括医疗费、误工费、护理费、交通费、住宿费、住院伙食补助费、必要的营养费。对于因伤致残的受害人,还应支付残疾赔偿金、残疾辅助器具费、被扶养人生活费,以及必要的康复费、护理费、后续治疗费。对于死亡的受害人,还应支付丧葬费、被扶养人生活费、死亡赔偿金等。
对于机动车发生的交通事故造成的损害,如果属于该机动车一方的责任,首先由承保该机动车强制保险的保险人在强制保险责任限额范围内进行赔偿。如果赔偿金额不足,由承保该机动车商业保险的保险人按照保险合同约定进行赔偿。如果仍然不足或者该机动车未投保商业保险,由侵权人承担赔偿责任。
对于侵害他人造成的人身损害,应当赔偿医疗费、护理费、交通费、营养费、住院伙食补助费等治疗和康复支出的合理费用,以及因误工减少的收入。对于造成残疾的情况,还应支付辅助器具费和残疾赔偿金;对于造成死亡的情况,还应支付丧葬费和死亡赔偿金。
对于侵害他人人身权益造成的财产损失,应根据被侵权人的损失或侵权人的利益进行赔偿。如果被侵权人的损失和侵权人的利益难以确定,双方在赔偿数额上无法达成一致,可以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由法院根据实际情况确定赔偿数额。
在发生交通事故后,如果肇事司机不配合支付医药费,受伤一方应及时自行垫付治疗费用。如果治疗费用紧张,可以联系公安部门寻求帮助,并在必要时向法院提起民事诉讼,以主张相应的权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