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数:17 更新时间:2023-12-01
一般情况下,公司拖欠工资并不会被判刑,而属于劳动纠纷范畴。公司拖欠工资最多会承担相应的行政处罚和赔偿责任。然而,如果公司采取转移财产、逃匿等手段来逃避支付劳动者的工资,或者明明有能力支付但故意不支付劳动者的工资且数额较大,在政府有关部门责令支付后仍不支付,那么就可能触犯了拒不支付劳动报酬罪。
根据相关法律规定,工资应以货币形式按月支付给劳动者本人。用人单位不得克扣或无故拖欠劳动者的工资。"按月支付"包括工资以月薪形式发放,并且应当在自然月结束的30天内结算工资,超过30天即构成拖欠工资。
如果用人单位因生产经营困难,资金周转受到影响,暂时无法按时支付工资,可以与本单位工会协商一致,延期在一个月内支付劳动者工资。延期支付工资的时间应告知全体劳动者,并报主管部门备案,无主管部门的报市或区、县劳动保障行政部门备案。
《工资支付暂行规定》规定了工资支付的具体要求,工资必须在用人单位与劳动者约定的日期支付。遇到节假日或休息日,应提前在最近的工作日支付。工资至少每月支付一次,实行周、日、小时工资制的可按周、日、小时支付工资。
具体的发薪日期一般由双方约定,法律上没有强制性规定。只要单位每月支付一次工资,无论是当月还是上月的工资,只要按时支付即符合法律规定。
需要注意的是,用人单位在特殊情况下可以不支付加班费,如劳动者自愿加班、计件工资未完成工作量、经劳动保障部门批准实行不定时工种(主要指企业高层管理人员)。
综上所述,公司法人拖欠工资一般并不构成违法行为,但劳动者可以通过诉讼来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如果公司因经营问题无法支付工资,法人可以申请破产并逐步偿还债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