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数:8 更新时间:2022-08-10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工伤保险条例》第二十一条的规定,工伤职工在经治疗伤情相对稳定后,可以申请劳动能力鉴定。劳动能力鉴定申请可以由用人单位、工伤职工或其近亲属向设区的市级劳动能力鉴定委员会提出。设区的市级劳动能力鉴定委员会应在收到劳动能力鉴定申请之日起60日内作出劳动能力鉴定结论,如有必要,可以延长30日。
《中华人民共和国工伤保险条例》第二十一条规定了工伤职工在治疗伤情相对稳定后存在残疾、影响劳动能力时应进行劳动能力鉴定的情况。
《中华人民共和国工伤保险条例》第二十三条规定了劳动能力鉴定的申请主体为用人单位、工伤职工或其近亲属,并要求提供工伤认定决定和职工工伤医疗的相关资料。
劳动能力鉴定的程序包括以下步骤:
当事人向劳动能力鉴定委员会提出劳动能力鉴定申请。
申请人填写劳动能力鉴定申请表。
劳动能力鉴定委员会对申请人提交的材料进行审核。
审核通过后,劳动能力鉴定委员会随机抽取专家进行鉴定。
劳动能力鉴定委员会根据专家的鉴定结果作出劳动能力鉴定结论。
根据《工伤职工劳动能力鉴定管理办法》第七条的规定,工伤职工在治疗伤情相对稳定后存在残疾、影响劳动能力,或者停工留薪期满(包括劳动能力鉴定委员会确认的延长期限),工伤职工或其用人单位应及时向设区的市级劳动能力鉴定委员会提出劳动能力鉴定申请。
设区的市级劳动能力鉴定委员会应在收到劳动能力鉴定申请之日起60日内作出劳动能力鉴定结论,如有必要,可以延长30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