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数:10 更新时间:2023-11-14
根据《民法典》的规定,卖方不得因为房价上涨而不卖房子,这样的行为构成违约。
《民法典》于2021年1月1日生效,《合同法》生效日期为2020年12月31日止,届时此条例被《民法典》所替换。在《民法典》生效之前,现行的《合同法》第一百零七条规定,当事人一方不履行合同义务或者履行合同义务不符合约定的,应当承担继续履行、采取补救措施或者赔偿损失等违约责任。
购房纠纷可以通过协商解决。双方当事人可以自行协商,寻求共同的解决方案。
购房纠纷可以通过调解解决。调解是指购房纠纷的买卖双方,在无法通过协商解决纠纷的情况下,根据一方当事人的申请,在房地产管理部门、消费者协会或其他组织部门的主持下,通过说服教育,促使双方当事人根据有关商品房销售的法规和政策的规定,相互谅解,达成和解协议,及时解决购房纠纷。
购房纠纷可以通过仲裁解决。仲裁是指买卖双方在争议发生之前或争议发生后达成协议,自愿将争议交给仲裁机关依照国家法律、法规和地方性行政规章、规定做出对各方均具有约束力的裁决。仲裁裁决一经做出,即具有法律效力,并且是终局的,不存在当事人上诉的问题。购房者和开发商如果要采用仲裁方式解决纠纷,必须订有仲裁协议,并自愿将纠纷递交仲裁解决。
购房纠纷可以通过行政解决。行政解决是指在商品房所在地的房地产管理机关等部门调解无效或达成协议后,当事人又反悔的纠纷,或者是购房纠纷当事人直接到行政部门投诉,由该行政管理部门对纠纷进行处理的一种具体行政行为。行政解决一般经过一级行政决定和行政复议两个阶段,其中一级行政决定是行政复议的前提和必经程序。购房纠纷的行政复议依据《行政复议法》的规定进行。
购房纠纷可以通过诉讼解决。诉讼解决是指在纠纷当事人和其他诉讼参与人的共同参加下,由人民法院解决购房纠纷的一种方式。购房纠纷的诉讼可以是民事诉讼或行政诉讼。民事诉讼的当事人是发生购房纠纷的平等民事主体,即公民、法人或非法人组织。购房纠纷的民事诉讼由人民法院民事审判庭根据《民事诉讼法》的规定进行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