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高人民法院关于民事执行中变更规定是什么
手心律师网首页 > 法律知识 > 民事诉讼法 > 执行程序 > 执行中止和终结法律知识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民事执行中变更规定是什么

点击数:34 更新时间:2022-05-21

 
226893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民事执行中变更规定是如果要在执行过程中追加当事人,需要递交申请,作为申请执行人的公民如果死亡的话,公民的遗嘱执行人或者是依照法律规定承受生效法律文书确定的权利人的,有权申请追加当事人。关于最高人民法院关于民事执行中变更规定是什么的问题,下面手心律师网小编为您详细解答。

一、最高人民法院关于民事执行中变更规定是什么

1、民事执行中变更规定如下:

执行过程中,申请执行人或其继承人、权利承受人可以向人民法院申请变更、追加当事人。申请符合法定条件的,人民法院应予支持;

作为申请执行人的公民死亡或被宣告死亡,该公民的遗嘱执行人、受遗赠人、继承人或其他因该公民死亡或被宣告死亡依法承受生效法律文书确定权利的主体,申请变更、追加其为申请执行人的,人民法院应予支持;

作为申请执行人的公民被宣告失踪,该公民的财产代管人申请变更、追加其为申请执行人的,人民法院应予支持;

作为申请执行人的公民离婚时,生效法律文书确定的权利全部或部分分割给其配偶,该配偶申请变更、追加其为申请执行人的,人民法院应予支持;

2、法律依据:《最高人民法院关于民事执行中变更、追加当事人若干问题的规定》

第四条 作为申请执行人的法人或非法人组织终止,因该法人或非法人组织终止依法承受生效法律文书确定权利的主体,申请变更、追加其为申请执行人的,人民法院应予支持。

二、民事执行法律法规有哪些

1、《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第三编对于民事执行的程序做了详细的规定;

2、执行的申请和移送:

第二百三十六条,发生法律效力的民事判决、裁定,当事人必须履行。一方拒绝履行的,对方当事人可以向人民法院申请执行,也可以由审判员移送执行员执行。调解书和其他应当由人民法院执行的法律文书,当事人必须履行。一方拒绝履行的,对方当事人可以向人民法院申请执行。

第二百三十七条,对依法设立的仲裁机构的裁决,一方当事人不履行的,对方当事人可以向有管辖权的人民法院申请执行。受申请的人民法院应当执行。被申请人提出证据证明仲裁裁决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经人民法院组成合议庭审查核实,裁定不予执行:

(一)当事人在合同中没有订有仲裁条款或者事后没有达成书面仲裁协议的;

(二)裁决的事项不属于仲裁协议的范围或者仲裁机构无权仲裁的;

(三)仲裁庭的组成或者仲裁的程序违反法定程序的;

(四)裁决所根据的证据是伪造的;

(五)对方当事人向仲裁机构隐瞒了足以影响公正裁决的证据的。

延伸阅读
  1.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铁路运输法院案件管辖范围的若干规定
  2. 宣判死刑后的执行时间
  3.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贯彻执行《中华人民共和国继承法》若干问题的意见第五十二条规定
  4. 判处死刑的案件如何确定核准法院
  5. 未执行财产刑是否影响减刑的问题

执行程序热门知识

  1. 工资强制执行的处理方法
  2. 房屋拍卖的法律程序
  3. 经济适用房法院的拍卖限制
  4. 什么是强制执行
  5. 执行异议的规定
  6. 诉讼保全的方式及申请程序
  7. 执行庭案件审批的时限
执行程序知识导航

热门解决方案

  1. 刑事诉讼辩护与代理须知
  2. 借款人无力偿还借款时的纠纷
  3. 民间借贷中的保证人
  4. 集体合同的效力
  5. 抚养子女和赡养老人所欠的债务,离婚时如何承担?
  6. 房屋相邻关系
  7. 借名买房纠纷

诉讼文书合同下载

  1. 离婚房产分割起诉状范本
  2. 抚养权起诉状范本
  3. 行政答辩状范本
  4. 劳动仲裁先于执行申请书范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