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数:45 更新时间:2022-06-15
(1) 工会组织应当督促并协助用人单位开展职业卫生宣传教育和培训,有权对用人单位的职业病防治工作提出意见和建议。
(2) 工会组织有权代表劳动者与用人单位签订劳动安全卫生专项集体合同,就劳动者反映的有关职业病防治问题进行协调并督促解决。
(1) 工会组织有权要求用人单位纠正违反职业病防治法律、法规,侵犯劳动者合法权益的行为。
(2) 工会组织有权要求用人单位采取防护措施,或者向政府有关部门建议采取强制性措施,以应对产生严重职业病危害的情况。
(3) 工会组织有权参与职业病危害事故的调查处理。
(4) 工会组织有权发现危及劳动者生命健康的情形时,向用人单位建议组织劳动者撤离危险现场,并要求用人单位立即作出处理。
《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病防治法》第四十条
用人单位应当建立、健全职业病防治责任制。
用人单位应当及时、如实向所在地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申报危害项目,并接受监督。
用人单位应当设置或者指定职业卫生管理机构或者组织,配备专职或者兼职的职业卫生管理人员,负责本单位的职业病防治工作,并制定相应的职业病防治计划和实施方案。
用人单位应当保障职业病防治所需的资金投入,不得挤占、挪用,并对因资金投入不足导致的后果承担责任。
用人单位必须采用有效的职业病防护设施,并为劳动者提供个人使用的职业病防护用品。
用人单位应当定期对工作场所进行职业病危害因素检测和评价。
用人单位与劳动者订立劳动合同时,应当如实告知劳动者工作过程中可能产生的职业病危害及其后果、职业病防护措施和待遇等,并在劳动合同中明确写明,不得隐瞒或者欺骗。
用人单位应当组织上岗前、在岗期间和离岗时的职业健康检查,并将检查结果书面告知劳动者。
用人单位应当如实提供职业病诊断、鉴定所需的劳动者职业史和职业病危害接触史、工作场所职业病危害因素检测结果等资料。
用人单位发现职业病病人或者疑似职业病病人时,应当及时向所在地卫生行政部门和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报告。